何老师:“另外大家都知道,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,这是由于细胞核中有脱氧核糖核酸,即dNA。dNA上有遗传信息,指导、控制着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。”
初听这句话,观看直播的人觉得一脸懵,接着有人认真思索着话里传递的信息。
东汉,张仲景:如此说来,这个细胞核才是细胞内的主控者,对于动植物的生长起着极大作用。不过遗传是什么说法?
西汉,刘邦:嘿,虽然听不懂,但是把一个小小的、人眼看不见的细胞描述得如同一个人一样,有趣,有趣。
南宋,宋慈:遗传?明面上的说法就是把一种特性传递下去的意思吧?
很多人突然对dNA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部分人心里对于它已经有了不同猜想。但是因为才刚开始学习生物课,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就是生物学里所说的内容。
大家感叹:看来这个生物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!
何老师:“另外,组成细胞的元素之一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生物体的重要原料,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,都离不开蛋白质。”
战国时期,扁鹊秦越人:刚刚的内容还没消化完,现在又出来一个新概念了。这个蛋白质听起来对生命十分重要,这是细胞自动生成的还是从外部而来?既然是生物体了,人自然也是离不开它的。
东汉,华佗想到之前的口腔上皮细胞,捏了捏自己的手臂:这里面是不是也有这个蛋白质?
南宋,宋慈:这个蛋白质依靠显微镜可以看到吗?具体是什么样子的?
也有人在看到‘蛋白’这个词后想着:这个蛋白质是不是和鸡蛋、鸭蛋这些东西有什么关系?正巧和蛋白对上了。
何老师:“所以,虽然不同细胞的dNA和蛋白质有差异,但是仍然可以说明细胞有相似的化学组成物质。以上是我们提供的三点证据,证明细胞可能同源,也说明了细胞具有统一性。”
东汉,张仲景:既然细胞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,为什么后世观察到的细胞会是多种多样的呢?而且不同物种长相还不一样,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环境?
明朝,李时珍:原来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明细胞的统一性的啊,这样看的话确实有可能。
何老师很快回答了张仲景的问题。
“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细胞的多样性。大家还是看刚才的细胞图片,它们有相似的结构和化学组成,但是形态和功能各异,从细胞进化的角度能不能找找原因呢?”
东汉,张仲景:进化?是了,之前提过物种进化的问题,既然物种一直在进化,构成它的细胞也不可能一成不变,这样就可以说得通了。
唐朝,李世民:对万物起源这个问题越来越感兴趣了,这个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可能,那就是后世其实也还没完全确定,还只是停留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。也是,这哪里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弄清楚的问题。
何老师:“细胞的祖先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同,细胞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,通过自然选择,就造成了现在多种多样的细胞后代。”
战国时期,庄子:自然选择这个说法有点意思,能适应自然环境留下的生物,生存能力肯定是强大的。
秦朝,秦始皇:自然选择、自然淘汰吗?这就和之前的各国激战一样,我们秦国适应了社会,所以留下了,后面秦国不适应社会了,又被其它朝代取代了。
何老师:“同一个生物体内,细胞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。比如洋葱植物体,它的体内有叶肉细胞、表皮细胞等。人体内有红细胞、白细胞、口腔上皮细胞、神经细胞等。为什么同一个生物体内会有多种细胞呢?”
战国时期,扁鹊秦越人:我记得之前说过,多细胞生物需要依赖分化的细胞完成密切合作。就是有需要才生成的,好比说我们需要看东西,就长出了眼睛,想要听到声音,于是有了耳朵。
唐朝,孙思邈:为了适应不同需求吧?就和手要抓取,脚要走路一样。
何老师:“这是由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分化......”
听完何老师的解释,大家大致明白了,就是因为生物体各部位需要的功能不同导致的,并且之前生物课上留下的一部分疑问也得到了解答。
也有人想到了其它方面。
南宋,宋慈:不知道单细胞生物又是如何分化的?还是不用分化?之前是说过单细胞可以独自完成生命活动。
对细胞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做了一个小结后,何老师问了一个问题:“是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、细胞质、细胞核呢?”
南宋,宋慈:估计不是吧。
何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张细菌结构示意图,接着引入了后面的内容。
“大家看这张图,很明显细菌没有以核、膜为界限的细胞核。”
战国时期,扁鹊秦越人:细菌?这和前面的细胞都不一样,那个dNA居然就这么乱糟糟地放在中间。
西汉,刘彻:这东西怎么长这个样子啊?好像老鼠。
何老师:“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,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。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,如植物、动物、真菌等。把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。”
东汉,张仲景:那么人就是真核生物,前面的细菌就是原核生物了。不知道现实里还有哪些东西属于原核生物?
唐朝,孙思邈:一个名字里带了“原”,一个带了“真”,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有关?
明朝,李时珍:这个真菌又是什么?细菌、真菌都和菌有关,和菌类有没有关系?
何老师:“我们来认识一下多种多样的原核细胞。这是破伤风杆菌,破伤风在古代也称七日风、金创痉等,这个病在以前基本无法治疗,但是现在已经有治疗方法了,但是还是要特别注意......”
看同学们听课听得有点久,何老师做了一个破伤风的科普给大家放松一下。
唐朝,孙思邈:这个细胞和七日风有关?原来引发七日风的罪魁祸首是这个破伤风杆菌。不知道后世是怎么治疗的?
明朝,李时珍:长得真是奇奇怪怪的,所以很多引发疾病的东西可能都是这些什么菌的?不光是破伤风这个病。
何老师:“有一个例子,三国时期的孙策在正值壮年的时候被刺客所伤,最后不治身亡,有可能就是因为破伤风。当然了,这只是一个猜测。”
“同理,在冷兵器时代,很多士兵在打战的时候有可能不是战死的,是因为受伤感染了破伤风,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的。”
三国时期,孙策:。。。。。。先不说我是不是得这个破伤风死了,能告诉我一下我是什么时候遇刺的吗?
各朝代的将军们:确实有士兵不是直接死在战场上的,而且这样的士兵数量还有不少呢,重点是要怎么预防和治疗这个病呢?
战国时期,扁鹊秦越人:哎!这病在接生幼儿的时候也挺容易患上的,为此死去的幼儿还挺多的。
因为出现破伤风这个话题,很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这上面,他们急切想知道怎么治疗它。不过还是有人在认真听下面的内容的,感觉可以学到很多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