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

脚印飞舞

首页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大秦:我墨家巨子,掀起工业革命 夺舍崇祯:成就华夏帝国 三国:刘备之子,西秦霸王 将门枭虎 综武:之大秦仙朝 大明:九朝元老,就是活的长 穿越,从气死系统开始 三国军神 网游领主争霸 大夏第一假太监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3章 鲁周公世家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话说周公旦这哥们儿,那可是周武王的亲弟弟。早在文王那时候,周公旦就表现得特别孝顺,人又厚道,跟别的兄弟比起来简直就是个异类。武王登基后,周公旦就成了武王的得力助手,大事小事都找他。武王九年,东征到盟津的时候,周公旦也跟着。到了十一年,攻打纣王,在牧野那儿,周公旦协助武王,发表了那个着名的《牧誓》。打完仗进了商朝的王宫,杀了纣王之后,周公旦拿着大斧头,召公拿着小斧头,一边一个夹着武王,举行衅社仪式,向天宣告纣王的罪行,顺便也通知了一下殷朝的百姓。然后还把被关押的箕子给放了。对于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,周公旦没杀他,还封了个地儿,让管叔和蔡叔去辅佐他,好让殷朝的祭祀能继续下去。对于那些有功之臣和亲戚,也都一一封了官。周公旦自己被封在少昊曾经住过的曲阜,成了鲁公。不过周公旦并没立马去上任,而是留下来继续辅佐武王。

武王灭了殷朝之后第二年,天下还没完全安定下来,武王就病倒了,而且病得不轻。群臣们都慌了神,太公和召公就开始占卜问卦。周公旦说:“现在还不能拿先王来当挡箭牌。”于是他就决定自己当人质,设了三个祭坛,自己站在北面,拿着玉璧和玉圭,向太王、王季、文王祷告。史官在一旁记录祷告词:“大王您的孙子武王发,勤劳国事却身染重病。如果三位先王在天有灵,觉得这是你们的责任,那就让我周公旦来代替武王发的身体承受病痛吧。我周公旦虽然不如武王发多才多艺,但我对待鬼神之事却更为擅长。请在天庭降下福佑,保佑四方安定,让您的子孙在人间得以安定,四方百姓无不对您敬畏。请不要让天降的福佑中断,让我们的先王在天堂也有所依靠。现在我将此事交付给神龟来决定,如果它同意,我就将玉璧和玉圭归还,静候天命;如果它不同意,我就将玉璧和玉圭藏起来。”周公旦让史官记录完祷告词后,就开始占卜。占卜的人都说吉利,打开占卜书一看,果然是吉兆。周公旦高兴坏了,打开卦盒,看到的也是吉卦。他赶紧进宫祝贺武王说:“大王您放心,我刚刚得到三位先王的指示,他们会保佑您长命百岁的。您就安心养病吧。”说完,周公旦把占卜的策书藏进一个金柜子里,叮嘱看守的人千万别泄露出去。结果第二天,武王的病就好了。

武王去世后,成王年纪还小,尚在襁褓之中。周公生怕天下人知道了武王驾崩的消息会造反,于是赶紧登上王位,代替成王处理国家大事。可那管叔和他的一帮弟弟,就在国内散布谣言,说:“周公对成王不利啊!”周公赶紧找太公望和召公奭商量:“我之所以不避嫌疑,代行执政,是怕天下人背叛周朝,没法向太王、王季、文王交代啊。这三位先王为天下操劳了那么久,如今总算是可以安心了。可武王早逝,成王年幼,我得帮他稳固周朝的江山,所以才这么做啊。”于是,周公就继续辅佐成王,还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去鲁国受封。

周公在临行前,特意告诫伯禽:“我可是文王的儿子,武王的弟弟,成王的叔父,这身份也不算低了。但我呢,洗一次头要中断好几次去握发见士,吃一顿饭也要吐好几次出来去接见贤人,就怕错过了天下的贤才。你去了鲁国,千万别仗着身份高贵就傲慢待人。”

结果啊,管叔、蔡叔和武庚这几个家伙,还真就联合淮夷造反了。周公奉了成王的命令,东征讨伐,还发表了《大诰》。最后呢,杀了管叔,斩了武庚,把蔡叔给流放了。然后他把殷朝的遗民收编了,封康叔在卫国,封微子在宋国,让他们继续供奉殷朝的祭祀。就这样,东边淮夷一带也安定了下来,用了两年时间,一切都搞定了。诸侯们也都服服帖帖地尊奉周朝了。

话说回来,那时候天上还降下了祥瑞呢,唐叔得了一株异样的禾苗,两个穗儿长在一个茎上,他就把这禾苗献给了成王。成王呢,就让唐叔把这禾苗送给在东土的周公,还写了篇《馈禾》。周公接受了这禾苗,心里特高兴,觉得这是天子的恩赐,于是就写了篇《嘉禾》。等到东土的事情都办妥了,周公就回去向成王报告,还写了首诗送给成王,那诗就叫《鸱鸮》。成王那时候还不敢训斥周公呢。

成王七年二月乙未那天,成王从周都出发到了丰邑,先派太保召公去洛邑察看地形。到了三月,周公就亲自去洛邑营建国都,占卜了一下,结果是吉兆,于是就在那儿建国了。

后来成王长大了,能处理政事了。周公就把政权交还给了成王,成王就开始亲政了。想当初周公代成王执政的时候,是面朝南接受诸侯朝见的。可七年后还政给成王,他就面朝北站在臣子的位置上,那种小心谨慎的样子,真是让人感叹啊。

记得成王小时候生病,周公为了祈福,就剪下自己的头发沉到河里,向神灵祈祷说:“成王年纪小,还没懂事呢,要是有什么冒犯神灵的地方,那都是我这个叔父的过错。”周公还把这份祷告书藏在了府库里。后来成王的病果然好了。等到成王执政后,有人诬陷周公,周公就逃到了楚国。成王后来打开了府库,看到了周公的祷告书,感动得哭了,赶紧把周公接了回来。周公回来后,担心成王年轻气盛,治理国家时会有所放纵,于是就写了《多士》和《毋逸》这两篇文章来提醒他。《毋逸》里面说:“为人父母的,创业历经长久,要是子孙骄奢淫逸,忘了先人的基业,就会家破人亡。做子女的,能不谨慎吗?想当初殷王中宗,他敬畏天命,勤政爱民,从不敢荒淫懈怠,所以他在位七十五年。还有高宗,他长久在外辛劳,跟小民一起劳作,即位后也是勤勤恳恳,三年不说话,一开口就是治理国家的大事,从不荒淫享乐,把殷国治理得井井有条,所以他在位五十五年。再说祖甲,他做王时很公正,长久跟小民在一起,了解小民的疾苦,能保护百姓,不欺侮孤寡,所以他在位三十三年。”而《多士》里面则说:“从商汤到帝乙,没有一个不遵循祭祀、彰明德行的,每一个王都能配享上天。可后来的纣王呢,他荒淫无度,不顾天意民心,百姓都该杀了他。”“想想当年的文王,他从早到晚忙于国事,连吃饭都顾不上,结果他在位五十年,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。”周公写这些文章,就是为了告诫成王啊。

成王在丰邑的时候,天下已经安定下来了,可周朝的官制还没完全理顺。于是周公就亲自操刀,制定了《周官》这部法典,明确了各个官职的职责,又写了《立政》这篇政令,让老百姓们办事更加方便了。老百姓们那叫一个高兴啊,纷纷点赞。

周公在丰邑住着,结果得了重病,临死前他说:“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,这样才能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啊。”周公去世后,成王也挺感动的,就打算把周公葬在毕邑,跟文王葬在一起,以表示他这小伙子不敢把周公当成臣子来看待。

周公去世后,那年秋天庄稼还没收割呢,就突然狂风雷暴,禾苗全倒伏了,大树也都被拔了起来。周国上下一片恐慌。成王和大臣们穿着朝服,打开了那个金縢匮,这才看到了周公当年写下的,愿意代替武王接受病痛折磨的那段话。成王和两位大臣就问史官和各级官员,他们都说:“这事儿确实有,以前周公让我们别往外说。”成王拿着那书就哭了,说:“从今以后,我们再也不能随便占卜了啊!当年周公为了王家辛勤劳作,我这个年轻人没能及时理解。现在上天动怒来彰显周公的德行,我这个小子得赶紧迎接,我们国家的礼节也应该如此。”成王一出城去祭天,天就开始下雨了,风也反向吹,倒伏的禾苗全都起来了。两位大臣就命令国民们,把倒伏的大树都扶起来,重新栽好。那一年庄稼收成特别好。于是成王就下令,让鲁国可以祭祀文王于郊外。鲁国有了天子的礼乐,这都是为了表彰周公的德行啊。

周公去世后,他儿子伯禽早就受封去鲁国了,也就是鲁公。鲁公伯禽刚去鲁国受封的时候,过了三年才回来向周公汇报政绩。周公就问:“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?”伯禽说:“我得改变那边的风俗,改革他们的礼仪,还得守丧三年才能除服,所以晚了点。”太公呢,也被封到了齐国,他五个月就回来向周公汇报政绩了。周公就问:“你怎么这么快啊?”太公说:“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,顺从当地的风俗习惯就行了。”后来周公听到伯禽汇报政绩慢,就叹了口气说:“哎,鲁国后代恐怕得向齐国俯首称臣了!政治如果不简明扼要,不便于民众理解,民众就不会亲近;如果政策平易近人,民众就会归附。”

伯禽即位后,那管叔、蔡叔等人就开始闹事,淮夷、徐戎也跟着反叛。伯禽毫不含糊,直接率领大军去肸地讨伐他们,还搞了个《肸誓》,就像现在开战前搞个誓师大会一样,他大喊道:“都给我穿好铠甲,别给我丢脸!别伤害战马和牛,它们可是咱们的重要资产。要是马牛跑了,或是臣妾逃走了,别追得太狠,得温柔点把他们找回来。鲁国的勇士们,你们三郊三隧的,都给我准备好草料、干粮和武器,谁敢掉链子,我就用大刑伺候!都给我听好了,这次征讨徐戎,谁也别给我掉队!”搞完这誓师大会,伯禽就率领大军平了徐戎,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。

伯禽去世后,他儿子考公酋接了班。考公干了四年就挂了,于是弟弟熙上台,这就是炀公。炀公这哥们儿挺有建筑才华的,修了座茅阙门。不过他也只干了六年,然后他儿子幽公宰继位。幽公干了十四年,结果被他弟弟曦给杀了,曦自立为魏公。魏公在位五十年,去世后儿子厉公擢继位。厉公干了三十七年也去世了,鲁国人就立了他的弟弟具为君,这就是献公。献公在位三十二年,去世后儿子真公濞继位。

真公十四年的时候,周厉王那哥们儿太不像话了,搞得大家都受不了,最后他只能逃出京城去彘地避难,于是共和开始代理朝政。过了九年,周宣王即位。

真公干了三十年也去世了,他弟弟敖继位,这就是武公。

武公九年春天,武公带着大儿子括和小儿子戏去西边朝见周宣王。宣王一看戏这小子挺可爱,就想立他为鲁国太子。结果周朝的樊仲山父这哥们儿就不干了,劝宣王说:“废长立少,这可不合规矩啊!不合规矩就会犯王命,犯了王命可是要挨罚的!所以出命令一定得合规矩。命令执行不下去,政权就立不住;执行了但不合规矩,老百姓就会抛弃上司。下属服从上司,年轻的服从年长的,这才叫合规矩。现在大王你建立诸侯国,却立年幼的为太子,这不是在教老百姓学坏吗?要是鲁国这么干了,其他诸侯国也跟着学,那王命就要被阻塞了。要是不听大王的,大王你去罚他们,那就等于是在自毁王命啊。罚也不对,不罚也不对,大王你可得好好想想啊!”可宣王就是不听,硬是立了戏为鲁国太子。那年夏天,武公回去后就死了,戏继位,这就是懿公。

懿公九年,这懿公的哥哥括的儿子伯御,跟鲁国人一起把懿公给杀了,然后自己当上了国君。伯御当了十一年国君,结果周宣王看不下去了,出兵讨伐鲁国,把伯御给宰了,然后开始找鲁国公子里谁能好好听话、顺从诸侯的,打算让他当鲁国的老大。樊穆仲就推荐了:“鲁懿公的弟弟称,这人恭敬神明,尊敬老人,办事前先问问老规矩,绝不乱来。”宣王一听:“嗯,这人能管好他老百姓。”于是就把称立为鲁国国君,住在夷宫,这就是孝公。从这以后啊,诸侯们就开始不拿周王当回事儿了。

孝公二十五年,诸侯们直接反了周朝,犬戎还把幽王给杀了。这时候秦国开始崭露头角,成为了诸侯之一。

过了两年,孝公去世了,他儿子弗湟继位,这就是惠公。

惠公在位三十年,晋国那边就接连出事儿,先是杀了昭侯,过了十五年又杀了孝侯。惠公四十六年去世,他大儿子息代理国政,处理国君的事务,这就是隐公。说起来啊,这惠公的夫人没生儿子,倒是他一个小妾声子生了息。息长大了,惠公给他娶了个宋国媳妇,结果宋女一来,惠公一看这么漂亮,直接就把人家抢过来自己娶了,还生了个儿子叫允。后来惠公还让这宋女当了夫人,允当了太子。等惠公一死,因为允年纪小,鲁国人就让息暂时代理国政,但没让他正式即位。

隐公五年的时候,他跑去棠地观鱼。到了八年,他还跟郑国交换了天子的太山之邑祊和许田这两块地,这事儿当时被人们批评得够呛。

十一年冬天,有个公子挥的,这人挺会拍马屁,他对隐公说:“百姓们都向着您,您干脆就即位算了。我帮您把子允给杀了,您让我当宰相。”隐公一听就拒绝了:“有先君的命令在呢。我之所以代理国政,是因为允年纪小。现在他长大了,我正准备找个地方养老去,把政权交给他。”挥一听这话,怕子允知道了反过来杀他,就反咬一口,跟子允说:“隐公想一直当国君,要除掉您,您得小心点。我可以帮您杀了他。”子允一听,立马就答应了。十一月,隐公正在祭钟巫,住在社圃,结果被公子挥派人给杀了。然后公子挥就立了子允为国君,这就是桓公。唉,这鲁国啊,真是一言难尽啊!

桓公元年,郑国拿了个璧玉,跟天子换了许田这块地。第二年,又拿了宋国送的鼎放进太庙,这事儿啊,被君子们一顿嘲笑。

到了第三年,桓公派挥去齐国迎娶媳妇,后来这媳妇就成了夫人。六年之后,夫人生了个儿子,巧的是,这儿子跟桓公是同一天生的,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同。这同长大后,自然就成了太子。

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,桓公在曹国会合诸侯,一起讨伐郑国,还顺便把厉公给抓了。

第十八年的春天,桓公打算出门旅行,结果就跟夫人一起去了齐国。申繻劝他别去,桓公不听,非去不可。结果到了齐国,齐襄公跟桓公夫人搞上了。桓公一气之下,就把夫人给训了一顿,夫人委屈啊,就跑去跟齐襄公告状。夏四月丙子那天,齐襄公请桓公吃饭,桓公一高兴就喝醉了。齐襄公趁机让公子彭生抱住桓公,然后让彭生折断桓公的肋骨,结果桓公就这么死在车上了。鲁国人知道后,就去齐国告状:“我们国君是敬畏您的威名,才不敢在家待着,特意来修好礼节的。没想到礼成之后,他却回不去了,这责任该归谁呢?请您交出彭生,好让我们在诸侯面前有个交代。”齐国为了安抚鲁国,就杀了彭生。然后立太子同为君,这就是庄公。庄公的母亲,也就是那位夫人,因为这事儿留在齐国,不敢回鲁国了。

庄公五年冬天,鲁国出兵伐卫,把卫惠公送回国。八年之后,齐国的公子纠跑来鲁国避难。九年的时候,鲁国想帮公子纠回齐国当国君,结果齐桓公先发制人,出兵打鲁国。鲁国一看形势不妙,赶紧杀了公子纠。召忽也跟着死了。齐国这时候跟鲁国说:“把管仲活着交给我们。”鲁国的施伯就说了:“齐国想要管仲,不是要杀他,而是要重用他。要是真重用了,那以后就是鲁国的祸害了。咱们不如杀了他,把他的尸体交给齐国。”庄公没听他的,就把管仲押到齐国去了。结果齐国重用了管仲。

十三年后,鲁庄公跟曹沬一起在柯地会见齐桓公。曹沬劫持了齐桓公,要求鲁国侵占齐国的土地。双方谈好条件之后,就放了齐桓公。齐桓公原本想反悔,但管仲劝他别这么做,最后齐桓公还是把侵占的土地归还给了鲁国。十五年之后,齐桓公开始称霸诸侯。二十三年的时候,庄公跑到齐国去看社祭。

话说这庄公啊,他在位的时候建了个台子,在台子上远远地看见了孟女,哎呦,这一见钟情啊,就爱上了,说要立她为夫人,还割臂发誓呢。孟女后来给庄公生了个儿子,叫斑。斑长大后,看上了梁家的女儿,就跑去偷看。哪知道庄公手下的一个仆人荦,居然也跑墙外跟梁家女儿打情骂俏。斑一看这哪行啊,一怒之下就抽了荦一顿鞭子。庄公听说了这事儿,就说:“这荦力气大着呢,打了就不能再放他走了,得杀了他。”可惜啊,还没来得及动手,庄公自己就病倒了。

庄公有三个弟弟,老大叫庆父,老二叫叔牙,老三叫季友。庄公娶了个齐国的姑娘当夫人,叫哀姜。这哀姜啊,没生儿子,但她有个妹妹叫叔姜,给庄公生了个儿子叫开。庄公一看自己没有合适的继承人,就特别喜欢孟女,想立她儿子斑为继承人。庄公病重的时候,就问弟弟叔牙该立谁。叔牙说:“按照鲁国的规矩,哥哥死了弟弟继位,庆父在呢,他就能当继承人,您别担心。”庄公一听叔牙想立庆父,心里就不乐意了,又跑去问季友。季友说:“我死也要支持斑当继承人。”庄公就问:“那叔牙想立庆父怎么办?”季友就按照庄公的命令,让叔牙去针巫氏那里等着,然后派针季去逼叔牙喝毒酒。季友说:“你喝了这酒,以后还有人祭祀你;不喝,死了就啥也没了。”叔牙一咬牙,就喝了毒酒,死了。鲁国后来立了叔牙的儿子为叔孙氏。八月癸亥那天,庄公死了,季友就按庄公的遗愿,立了斑为君。斑在党氏家守丧的时候,庆父和哀姜私下里搞在了一起,他们想立哀姜妹妹的儿子开为君。

等到庄公一死,季友立了斑,可十月己未那天,庆父就派那个仆人荦在党氏家把斑给杀了。季友一看这形势不对,就赶紧跑到了陈国。庆父后来果然立了庄公的儿子开为君,这就是湣公。

湣公在位的第二年,庆父和哀姜的关系更亲密了。他们合谋想杀了湣公,立庆父为君。庆父就派卜齮在武闱把湣公给杀了。季友听说了这事儿,就从陈国带着湣公的弟弟申跑到了邾国,请求鲁国让他们回去。鲁国人一商量,觉得这庆父留不得,得杀了他。庆父一听风声不对,就跑到了莒国。这时候季友就带着子申回了鲁国,立他为君,这就是厘公。厘公其实也是庄公的小儿子。哀姜一看形势不妙,也跑到了邾国。季友后来用钱财从莒国把庆父赎回来,一回来就让人把庆父给杀了。庆父想跑,人家也不让,最后只好让大夫奚斯哭着去送他。庆父一听到奚斯的声音,就自杀了。齐桓公听说哀姜和庆父搞在一起,把鲁国搞得一团糟,就把她从邾国叫回来杀了,尸体送回鲁国,在鲁国示众。后来厘公求情,才把哀姜给葬了。

季友的妈妈是陈国人,早就去世了,陈国因此还特地派人帮助护送季友和子申回国。在季友出生之前啊,鲁桓公还特地找人占卜了一卦,占卜师说:“如果是个男孩,就叫他‘友’吧,他将来会在两个社坛之间,成为鲁国的重要辅臣。要是季友不在了,鲁国可就不妙了。”等季友生下来,手掌上还真有个“友”字,于是就这么定了名字,后来还被称为成季。他这一支呢,后来就成了季氏;庆父那一支,则成了孟氏。

厘公即位的第一年,就把汶阳鄪这块地方封给了季友,让他当了宰相。

到了第九年,晋国的里克这哥们儿,一下子杀了他们国君奚齐和卓子。齐桓公一看这晋国乱成一锅粥了,就带着厘公去讨伐,结果走到高梁就撤退了,顺便还立了晋惠公当国君。十七年过去,齐桓公也去世了。又过了七年,晋文公终于即位了。

三十三年之后,厘公也去世了,他的儿子兴继位,这就是文公。

文公即位的第一年,楚国的太子商臣就把他老爸成王给杀了,自己当上了国君。文公在位的第三年,还去朝拜了晋襄公。

到了第十一年的十月甲午日,鲁国跟翟国干了一仗,结果鲁国大胜,还抓了个翟国的大将乔如。富父终甥这哥们儿,直接用戈戳破了乔如的喉咙,把他给杀了。然后把乔如的头埋在了子驹家门口,还特意告诉宣伯一声。

这事儿得从宋武公那时候说起。那时候啊,鄋瞒这国家去攻打宋国,宋国的司徒皇父就领兵迎战,在长丘这地方大败翟军,还俘虏了翟国的大将缘斯。后来晋国灭了路国,又抓了乔如的弟弟棼如。齐惠公二年的时候,鄋瞒又去攻打齐国,结果被齐国的王子城父给逮住了乔如的弟弟荣如,还把他的头埋在了北门。卫国那边呢,也抓到了乔如最小的弟弟简如。这么一来啊,鄋瞒这国家就彻底亡国了。

话说这季文子呢,十五年就被派去晋国出使了,这小伙子真是年少有为啊!

到了十八年二月,文公就去世了。这文公啊,有两个妃子,大老婆是齐国的公主,叫哀姜,给她生了俩儿子,一个叫恶,一个叫视。小老婆呢,是敬嬴,这妹子挺受宠的,也生了个儿子叫俀。俀这小家伙啊,跟襄仲走得特别近,襄仲就想扶他上位。可叔仲这哥们儿说了,这可不行!

于是襄仲就去找齐惠公帮忙。这齐惠公刚上任,想跟鲁国搞好关系,就答应了。结果那年冬天十月,襄仲就把子恶和视给杀了,立了俀为君,这就是宣公啦。哀姜呢,只好回齐国去了。她哭着走过市集,一边哭一边说:“天啊!襄仲这个不讲道义的家伙,杀了嫡子立庶子!”市集的人听了都跟着哭,鲁国的人就都管她叫“哀姜”了。从这以后啊,鲁国的王室就衰落了,三桓(季孙氏、叔孙氏、孟孙氏)却越来越强。

宣公俀在位的第十二年,楚庄王强大了起来,把郑国给围了。郑伯只好投降,楚庄王又让他复位了。

到了第十八年,宣公也去世了,他儿子成公黑肱继位,这就是成公了。季文子就说了:“让我杀嫡立庶,失去大援的,就是襄仲这家伙!”想当年襄仲立宣公的时候,公孙归父很受宠。宣公想削弱三桓的力量,还跟晋国商量着要讨伐他们。可惜啊,宣公没等动手就去世了。季文子觉得这事儿挺憋屈的,公孙归父就吓得跑齐国去了。

成公二年春天,齐国来打我们,占了隆这个地方。夏天呢,成公跟晋国的郤克一起在鞍这个地方打败了齐顷公,齐国就把侵占我们的地给还回来了。到了四年,成公去晋国拜访,结果晋景公对他一点儿都不尊重。成公就想跟晋国掰了,去跟楚国混,不过有人劝他,他就没这么干。十年的时候,成公又去晋国了,结果晋景公去世了,他就留下来送葬,这事儿鲁国还瞒着呢。到了十五年,鲁国才开始跟吴国的寿梦在锺离这个地方会面。

十六年这宣伯跑去找晋国告状,说想灭了季文子这哥们儿。季文子这人可有义气得很,晋国人一听,觉得这宣伯就是无理取闹,没搭理他。

过了两年,成公就去世了,继位的是他儿子子午,这就是襄公了。那时候襄公才三岁,奶娃娃一个,啥都不懂呢。

襄公元年,晋国那边立了悼公当国君。前一年的冬天啊,晋国的栾书还干了件大事儿,把他们的国君厉公给杀了。到了第四年,襄公就去晋国朝拜了。

第五年,季文子这老人家也去世了。他家里啊,没养过穿丝绸衣服的妾,马厩里也没喂过吃粮食的马,府库里更是没放什么金玉宝贝。就这么个清廉的宰相,辅佐了三代国君。君子们都说:“季文子真是廉洁又忠诚啊!”

第九年,鲁国跟晋国一起讨伐郑国。晋悼公还在卫国给襄公举行了加冠礼,季武子也跟着去了,负责主持礼仪。

到了第十一年,三桓氏这势力啊,干脆分成了三军,各自为政。

第十二年,襄公又去晋国朝拜了。第十六年,晋平公继位。二十一年,襄公又去朝拜晋平公。

二十二年,咱们的大圣人孔丘出生了,这可是个大日子啊!

二十五年,齐国那边也闹出了大事,崔杼把他们的国君庄公给杀了,立了他弟弟景公当国君。

二十九年,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鲁国,他听了周朝的音乐,居然全都懂它们的意思,鲁国人都特别佩服他。

三十一年六月,襄公去世了。他那倒霉的太子也在九月去世了。鲁国人就立了齐归的儿子裯为君,这就是昭公了。这昭公一上台,鲁国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
昭公这位哥们,十九岁那会儿,还是童心未泯,跟个小屁孩儿似的。穆叔这老江湖一看,就觉得这货不靠谱,不想让他当国君,说:“太子死了,还有他亲弟弟可以立,干嘛非得急着立长的?年纪差不多的话,就选贤能的;贤能也差不多的话,就占卜决定。现在这裯哥儿不是正统继承人,而且他守丧期间,一点儿也不伤心,反而满脸喜色,要是真让他当了国君,季氏那帮子人可就得头疼了。”可惜啊,季武子这哥们儿不听劝,最后还是把裯哥儿给扶上了位。等到办葬礼的时候,这货居然换了三次丧服,真是让人无语啊。君子们都说:“这货肯定干不长。”

昭公三年的时候,这货跑去晋国朝拜,结果走到黄河边儿上,晋平公就客气地让他回去了,鲁国这边儿觉得挺丢人的。到了四年,楚灵王在申地召集诸侯开会,昭公居然称病不去,真是个大怂包。七年,季武子这老头子也去世了。八年,楚灵王在章华台摆阔,把昭公叫去,昭公屁颠屁颠地去贺喜,楚灵王赐给他一堆宝器;可后来楚灵王又后悔了,居然又耍手段给骗回去了。十二年,昭公又去晋国朝拜,走到黄河边儿上又被晋平公给客气地送回去了。十三年,楚国的公子弃疾把灵王给宰了,自己当了国君。十五年,昭公又去晋国朝拜,结果被晋国留下来给晋昭公办葬礼,鲁国这边儿又觉得丢人了。二十年,齐景公跟晏子去打猎,顺道儿跑到鲁国来问问礼仪。二十一年,昭公又去晋国朝拜,走到黄河边儿上又被晋国人给送回去了。

二十五年春天,有只鸲鹆飞到鲁国来筑巢。师己这哥们儿就说了:“文成公那时候,童谣就唱过‘鸲鹆来巢,公在乾侯。鸲鹆入处,公在外野。’看来这事儿早有预兆啊!”看来啊,这昭公老哥的日子,怕是不好过了。

这季氏和郈氏俩家族斗鸡,玩得可嗨了。季氏给鸡羽毛上撒芥末,郈氏给鸡脚上装金爪子,这是要斗出个鸡界冠军的节奏啊!季平子一看郈氏这么嚣张,直接怒了,带着人就去打郈氏。郈昭伯也不甘示弱,跟季平子杠上了。臧昭伯的弟弟会哥,为了蹭点热度,假装诬陷臧氏,还偷偷跑到季氏那边去。臧昭伯一生气,就把季氏的人给抓了。季平子更火大,反手就把臧氏的老头给囚禁了。臧氏和郈氏一看这局面,赶紧找昭公告状。

昭公一听,九月戊戌这天就带着大军去讨伐季氏,一路杀进去。季平子一看不妙,赶紧跑到高台上求饶:“君上啊,您听信谗言,不查清楚就治我的罪,要杀就杀吧,只求您让我搬到沂上去。”昭公说:“不行!”季平子又说:“那让我在鄪地囚禁呢?”昭公还是摇头。季平子最后说:“那我用五辆车逃走总行了吧?”昭公还是不给面子。子家驹看不下去了,说:“君上啊,您就答应他吧。季氏掌权这么久了,手下人多势众,他们要是联合起来,咱们可就麻烦了。”可昭公就是不听。郈氏那边更是火上浇油:“必须杀了他!”

叔孙氏的臣子戾看着大家,问:“没了季氏和有季氏,哪个更好?”大家都说:“没了季氏,也就没了叔孙氏。”戾一听,说:“那好,咱们救季氏!”于是一通乱打,把昭公的大军给打败了。孟懿子听说叔孙氏赢了,也赶紧把郈昭伯给杀了。这郈昭伯本来是给昭公办事的,结果却被孟氏给利用了。这下三家联手打昭公,昭公一看不妙,赶紧跑了。

己亥这天,昭公逃到了齐国。齐景公还挺客气,说:“您来我这儿,我给您一千个社的地盘。”子家一听,说:“咱们放弃周公的事业,去给齐国当臣子,这合适吗?”于是昭公就没去。子家又说:“齐景公这人靠不住,咱们还是早点去晋国吧。”可昭公还是没听。叔孙氏看到昭公回来了,去见季平子,季平子一顿磕头认错。起初他还想迎接昭公回来,可孟孙和季孙后来反悔了,这事儿就没成。

二十六年春天,齐国攻打鲁国,占了郓地,还让昭公住那儿。夏天的时候,齐景公想把昭公接回齐国,还下令不接受鲁国的贿赂。可申丰、汝贾这俩人,还是偷偷给了齐国的臣子高龁、子将五千庾的粮食。子将就跟齐侯说:“鲁国的群臣不能好好侍奉鲁君,这事儿有点奇怪。以前宋元公想去晋国,结果死在路上了;叔孙昭子想接他君上回去,结果没病就死了。不知道是天要抛弃鲁国呢,还是鲁君得罪了鬼神?您还是再看看吧。”齐景公一听,觉得有道理,就暂时没动。

二十八年,昭公跑到晋国去,想求他们帮忙回去。季平子私下里给晋国的六卿送了不少好处,六卿收了钱,就劝晋君别管这事儿,于是晋君就让昭公待在乾侯。二十九年,昭公又去了郓地。齐景公派人给昭公送了封信,自称“主君”。昭公一看这信,觉得太丢人了,一怒之下就离开了乾侯。三十一年,晋国想接昭公回去,就叫季平子来。季平子穿着布衣,光着脚就去了,还通过六卿向晋君谢罪。六卿就帮他说好话:“晋君啊,我们想让昭公回去,可大家都不愿意啊。”于是晋国人就作罢了。三十二年,昭公在乾侯去世了。鲁国人一起商量,最后决定立昭公的弟弟宋为君,这就是定公了。

定公一上台,赵简子就跑去找史墨八卦:“哥们,你觉得季氏这回会不会玩完啊?”史墨淡定地回答:“放心,季氏不会亡的。季友那哥们儿对鲁国可是有大功的,他受封鄪地,当上卿,一直传到文子、武子,他们家族可是越来越兴旺。鲁文公一死,东门遂那货就杀了嫡子立庶子,鲁君从此就丢了国家大权。政权落到季氏手里,到现在都四代了。老百姓现在只知道季氏,不知道鲁君,季氏怎么可能亡呢!所以说啊,做国君的要小心,那权力和名声可不能随便给人。”

定公五年,季平子去世了。阳虎这货心里不爽,就把季桓子给囚禁了,逼他签了个盟约才放人。七年的时候,齐国来打咱们,占了郓地,直接送给阳虎当领地,让他去管理。八年,阳虎这货野心更大了,想干掉三桓家的嫡子,立自己喜欢的庶子来替代。季桓子一看情况不对,想先下手为强杀了阳虎,结果阳虎这货狡猾得很,居然给逃掉了。于是三桓联手攻打阳虎,阳虎就躲到阳关去了。九年,鲁国出兵打阳虎,阳虎一看形势不妙,先逃到齐国,后来又跑到晋国赵家去了。

十年的时候,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开了个会,孔子担任相礼。齐景公本来还想偷袭鲁君,结果孔子这哥们儿按规矩一步步来,直接把齐国那些淫乐给干掉了。齐侯一看这阵势,吓得赶紧停手,不仅把侵占鲁国的土地还回去,还赔礼道歉。十二年,鲁国派仲由去拆三桓家的城墙,收缴他们的武器装备。孟家那帮人就是不肯拆,结果鲁国出兵打他们,没打赢就算了。后来季桓子收了齐国送的美女和乐队,孔子一看这情形,果断走人。

十五年,定公去世了,他儿子继位,这就是哀公了。这鲁国啊,真是一言难尽,不过故事还得继续,咱们且看哀公如何收拾这烂摊子吧!

哀公五年,齐景公这货终于驾鹤西去了。六年,齐国的田乞同学居然干掉了他们的国君孺子,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!

七年,吴王夫差这家伙变得超级强悍,跑来打齐国,一直打到缯地,还向鲁国索要百牢的祭品。季康子一看这阵势,赶紧派子贡去游说吴王和太宰嚭,想用礼数来搞定他们。结果吴王一脸不屑地说:“我这一身纹身,哪需要啥礼数啊!”于是这事儿就算了。

八年,吴国为了帮邹国出气,来打鲁国,都打到城下了,后来两边谈和就撤军了。这期间齐国也没闲着,趁机占了鲁国三邑。十年,鲁国又跑去打齐国的南边。十一年,齐国又反过来打鲁国。季氏这边因为有厓有帮忙,立了大功,就开始想念孔子了。于是孔子就从卫国回到了鲁国。

十四年,齐国的田常同学在袪州干掉了他们的国君简公。孔子一听这事儿,立马请求攻打田常,可惜哀公没听他的。十五年,哀公派子服景伯和子贡出使齐国,结果齐国还挺给面子,把之前侵占鲁国的土地都还回来了。田常这时候刚当上宰相,就想跟诸侯们搞好关系。

十六年,孔子这位大圣人终于去世了,真是让人感慨啊!

二十二年,越王句践同学终于干掉了吴王夫差,报了当年的仇。

二十七年春天,季康子也去世了。夏天的时候,哀公开始嫌弃三桓家族,想借着诸侯的力量来收拾他们。三桓家族也怕哀公搞事儿,所以君臣之间矛盾越来越多。有一次哀公在陵阪游玩,在街上遇到了孟武伯,就问:“你觉得我还能活多久?”孟武伯这哥们儿还挺直接,回答说:“这我可不知道。”后来哀公还想借越国的力量来打三桓,结果八月的时候,三桓直接攻打哀公,哀公只能跑到卫国去避难,然后又去了邹国,最后跑到了越国。不过后来鲁国人还是把哀公给接回来了,结果他死在了有山氏那里。最后哀公的儿子宁继位,这就是悼公了。

悼公那时候啊,三桓家族简直牛得不行,鲁国就像个小侯国似的,得看三桓的脸色过日子。

十三年那会儿,三晋把智伯给灭了,还分了他的地盘,真是够狠的。

三十七年,悼公驾鹤西去,他儿子嘉继位,这就是元公了。元公干了二十一年也去世了,接着是他儿子显继位,成了穆公。穆公又干了三十三年,然后儿子奋接班,成了共公。共公在位二十二年,死后儿子屯继位,这就是康公了。康公干了九年,去世后儿子匽继位,成了景公。景公又干了二十九年,死后儿子叔继位,这就是平公了。那时候啊,六国都忙着称王,简直热闹得不行。

平公十二年的时候,秦惠王也去世了。到了平公二十年,他也跟着去了,儿子贾继位,这就是文公了。文公刚继位那年,楚怀王就在秦国挂了。二十三年后,文公也去世了,儿子雠继位,成了顷公。

顷公二年的时候,秦国把楚国的郢都给拔了,楚顷王只好东逃到陈地。顷公十九年,楚国来攻打鲁国,把徐州给占了。到了二十四年,楚考烈王更是把鲁国给灭了。顷公这下子没辙了,只能跑到下邑去当平民,鲁国的祭祀也就这么断了。最后顷公死在柯地,这鲁国啊,也算是走到了尽头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春满香夏 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 都市花语 福艳之都市后宫 天龙风流之替身段誉 乡野神医 山村美色 娇艳异想 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 美人沟 大奉打更人 一念之私 清穿皇妃要娇养 抗战:我的至强德械军团 斗破:多子多福,我打造最强家族 四合院之平静生活 四合院:别劝了,在劝我就无敌了 诸界入侵,反向获取诸界资源 仙人之上 四合院:诸天人生 
经典收藏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 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 李治你别怂 拔刀!全军冲阵 小军阀 混在三国当军阀 大唐秦公子 镇国傻世子 秦时:成为嬴政的影子 快穿之女配任务进行时 历史聊天群:本王只想搞钱 兵法辑录 冉魏霸业 艺搏天下 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 洪武大帝?本太子的傀儡而已! 三国:神选项羽,震惊十八路诸侯 三国少年时代 三国:汉家天下 大唐:长乐请自重,我真不想当驸马 
最近更新大唐:吾父赵王李元霸 大明: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 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 明圣宗朱标:不肖子孙改我庙号? 汉末乱云飞 沈家大小事 汉末浮沉书 大唐:九五至尊 开局: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 穿越李自成,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 大秦: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 高武大秦:当世儒仙,竟是祖龙 三国:卧龙出山,我请刘备赴死 太子我啊,最喜欢做好事了 开局一颗头,争霸全世界 万世之大唐 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 住手啊!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 红楼,开局天象大宗师,武镇天下 大宋天朝之裂变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