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

脚印飞舞

首页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抗战: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 大明:我最强皇孙,请老朱退位 金牌帝婿 崇祯十五年 寒门崛起 我的公公叫康熙 大明:九朝元老,就是活的长 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 穿越,从气死系统开始 大夏第一假太监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22章 齐悼惠王世家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话说这齐悼惠王刘肥啊,可是高祖刘邦的大儿子,不过呢,他老妈曹氏是个“外妇”,也就是说,没正式名分。高祖六年,刘邦大手一挥,给刘肥封了七十座城当齐王,还说了,只要你会说齐地方言,那就归齐王你管。

这齐王刘肥呢,可是孝惠帝的哥哥。孝惠帝二年,刘肥进京朝见。孝惠帝跟他哥俩儿喝得那叫一个开心,就像一家人似的。吕太后一看,哎呦喂,这俩货感情这么好,这是要翻天吗?于是她一怒之下,就想把齐王给灭了。刘肥吓得半死,赶紧找他手下那个内史勋想办法。内史勋这哥们儿挺聪明,就建议刘肥献上城阳郡,给吕太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当洗澡的地方(汤沐邑)。吕太后一听,哎呀,这小伙子挺上道啊,心情立马就好了,于是刘肥也就顺利脱身,回他的封地去了。

悼惠王刘肥在位十三年,然后在孝惠帝六年就挂了。他儿子刘襄继位,这就是哀王。

哀王元年,孝惠帝也去世了,吕太后开始独揽大权,天下大事都得听她的。到了哀王二年,吕太后又把她哥哥的儿子郦侯吕台封为吕王,还把齐国的济南郡割给他当领地。

哀王三年,刘肥的弟弟刘章入京当差,吕太后一看这小伙子挺精神的,就封他为朱虚侯,还把自己侄女嫁给他。又过了四年,吕太后又封刘章的弟弟刘兴居为东牟侯,这俩兄弟都在长安当差。

哀王八年,吕太后又把齐国的琅邪郡割出来,封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。

第二年,赵王刘友进京朝见,结果莫名其妙地死在官邸里。就这样,三个赵王都被废了。吕太后一看机会来了,赶紧把吕家的人封为三王,开始独断专行。哎,这吕太后可真是会玩儿啊,不过,她这么搞,迟早得出事儿。

这朱虚侯啊,二十来岁,身强力壮,就是看那刘氏家族被欺负得够呛,心里憋屈。有一次他进宫陪高后喝酒,高后就让他当了个酒官。朱虚侯自告奋勇地说:“我出身武将世家,得按军法来管这喝酒的事儿。”高后一听,觉得挺有意思,就答应了。

喝到高兴处,朱虚侯就站起来献歌献舞。跳完了,他说:“我给太后唱一首耕田的歌儿吧。”高后听了直笑,心想:“你小子从小娇生惯养的,哪知道种田的事儿啊?”朱虚侯却说:“太后,您别小看我,种田这事儿我懂。”高后就让他唱来听听。朱虚侯就唱道:“深耕细作种子密,苗儿要长得稀疏;不是咱家的种子啊,一律拔掉不犹豫。”高后一听,心里咯噔一下,觉得这小子话里有话啊。

过了一会儿,有个吕家的人喝醉了,酒洒了一地。朱虚侯上去就追,拔出剑来就把他给砍了,然后回来报告说:“有个家伙洒酒了,我按军法给斩了。”太后身边的人都被吓了一大跳。但想想之前已经答应他按军法办事了,也就没法怪他。这事儿就这么算了。从这以后啊,吕家的人都怕这朱虚侯,就连大臣们都开始靠向他了,刘家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强。

第二年,高后就驾崩了。赵王吕禄当了上将军,吕王产当了相国,俩人都住在长安,聚兵示威,想搞乱朝廷。这朱虚侯因为娶了吕禄的女儿,知道了他们的阴谋,就偷偷派人去告诉他哥哥齐王,想让齐王发兵西进,他和东牟侯在里面策应,一起灭了吕家的人,然后立齐王为皇帝。这朱虚侯啊,别看平时嘻嘻哈哈的,关键时刻还是个有主意的人呢!

齐王一听这计划,立马就跟他舅舅驷钧、郎中令祝午和中尉魏勃商量发兵的事。齐相召平得知消息后,马上调兵保护王宫。魏勃这小子机灵得很,他骗召平说:“齐王想发兵,但没有汉家的虎符,这事儿就办不成。你围困王宫,做得对。我来帮你带兵保卫王宫。”召平一听,觉得挺有道理,就让魏勃带兵去围王宫。结果魏勃一拿到兵权,立马就反过来包围了相府。召平这时候才恍然大悟,叹息道:“唉,道家说‘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’,我这回算是领教了。”说完就自杀了。于是齐王任命驷钧为相,魏勃为将军,祝午为内史,调动全国的军队。

祝午这哥们儿挺会演戏的,他跑去骗琅邪王说:“吕家的人作乱,齐王要发兵去西边平乱。齐王觉得自己年轻,不懂打仗,想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大王您。大王您是高帝时候的老将,懂得打仗。齐王不敢离开军队,所以派我来请您去临菑商量一下,并带领齐国的军队去平定关中的叛乱。”琅邪王一听,觉得挺有道理的,就马不停蹄地去见齐王了。结果一到那儿,齐王和魏勃他们就把琅邪王给扣留了,还让祝午把琅邪国的兵权也给夺了过来。

琅邪王刘泽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,回不去自己的封国了。于是他就开始游说齐王:“齐悼惠王是高皇帝的大儿子,说起来,大王您就是高皇帝的嫡长孙,应该当皇帝。现在大臣们都在犹豫,不知道该立谁。而我在刘氏家族里是年纪最大的,大臣们都在等我拿主意。大王您留我在这儿也没啥用,不如让我入关去商量一下国家大事。”齐王一听,觉得有道理,就给他准备了车马,让他去关中。

琅邪王上路后,齐王就带着军队向西攻打吕家在济南的领地。这时候,齐哀王还给其他诸侯王发了一封信,信上写道:“高帝平定天下后,把子弟们都封为王,悼惠王就封在齐国。悼惠王去世后,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。惠帝去世后,高后掌权,她年纪大了,听信诸吕的话,擅自废除了高帝立的王,还杀了三个赵王,灭了梁、燕、赵三国,把吕家的人封为王,还把齐国分成了四份。忠臣们进谏,她都不听。现在高后去世了,皇帝年纪还小,不能治理天下,只能依靠大臣们。可诸吕又擅自给自己加官进爵,聚兵示威,劫持列侯和忠臣,假传圣旨号令天下,这样宗庙可就危险了。现在我率兵去讨伐那些不该当王的人。”

汉朝廷一听说齐国发兵西进,相国吕产就慌了,急忙派大将军灌婴去东边阻击。灌婴一到荥阳,就开始琢磨:“吕家的人带着兵在关中晃悠,明显是想搞垮刘家自己上位。要是我现在灭了齐国回去报功,那不就等于给吕家送助攻吗?”于是他就把兵留在荥阳,然后派使者去跟齐王和各路诸侯通气儿,说咱们联手等着吕家作乱,到时候一起灭了他们。齐王一听这计划,立马就带着兵去抢回了原来的济南郡,也在齐国的西边边界屯兵,等着跟灌婴他们会合。

吕禄、吕产这俩家伙在关中搞乱子,朱虚侯联合太尉勃、丞相平等人把他们给灭了。朱虚侯首先一刀砍了吕产,太尉勃他们这才得以把吕家的人全都干掉。这时候琅邪王也从齐国赶到长安来了。

大臣们开始商量立谁当皇帝,琅邪王和大臣们说:“齐王的舅舅驷钧,那家伙心眼儿坏得很,就跟戴着虎帽的恶霸似的。之前吕家差点儿搞乱天下,现在要是再立齐王,那不就是要重蹈覆辙吗?代王的母亲家是薄家,都是正人君子;而且代王是高帝的亲儿子,现在还活着,年纪也是最大的。从血统上讲他最合适,从人情上讲大臣们也安心。”于是大臣们就决定去迎接代王来当皇帝,还派朱虚侯去告诉齐王,让他把兵给撤了。

灌婴在荥阳那边,听说魏勃曾经教唆齐王造反,现在吕家已经完蛋了,齐兵也撤了,就派人去把魏勃叫来质问。魏勃一脸无辜地说:“谁家着火了,还来得及先跟大人打招呼再救火吗?”说完他就退到一边,腿抖得跟筛糠似的,好像吓得说不出话来了,最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。灌将军看着他,笑了笑说:“大家都说魏勃勇猛,原来就是个胆小鬼啊,能干啥呀!”说完就把魏勃给放了。

说起来,魏勃他爸还是靠弹琴见过秦始皇的呢。魏勃小时候,想求见齐相曹参,可是家里穷得叮当响,连见面礼都拿不出来。他就天天起大早,在曹参家仆人门口扫地。那仆人觉得奇怪,以为他是小偷,就暗中观察,结果发现了魏勃。魏勃说:“我想见曹相,可是没门路,只好帮你扫地,想借此机会见他一面。”仆人就把魏勃介绍给了曹参,曹参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仆人。后来魏勃给曹参出主意,曹参觉得他挺有才,就把他推荐给了齐悼惠王。悼惠王一见面,就让他做了内史。悼惠王可以自己任命二千石的官员,所以魏勃在齐国还挺有权势的。

齐王撤了兵回去之后,代王就来即位了,这就是孝文帝。孝文帝元年,他把高后时期从齐国割走的城阳、琅邪、济南郡都还给了齐国,还把琅邪王调到了燕国去当王,给朱虚侯和东牟侯各自增加了二千户的封地。这一年,齐哀王也去世了,他的儿子即位,这就是齐文王。

齐文王元年那会儿,汉朝可没闲着,他们拿齐国的城阳郡给朱虚侯封了个城阳王,又拿济北郡给东牟侯封了个济北王。结果呢,这济北王第二年就反了,汉朝一生气就把他给灭了,这地儿也就归了汉朝。

又过了两年,孝文帝大手一挥,把齐悼惠王的儿子们,像罢军这样的七个人,全都封成了列侯。这齐文王在位十四年,结果没儿子,一死这王位就没人继承了,齐国就这么没了,地盘又归了汉朝。

过了一年,孝文帝觉得这么着也不是办法,就把之前封的悼惠王的儿子们分封到齐国去当王。齐孝王将闾呢,他自己是悼惠王的儿子杨虚侯当的齐王。其他悼惠王的儿子们也都封了王:子志成了济北王,子辟光成了济南王,子贤成了菑川王,子卬成了胶西王,子雄渠成了胶东王。加上之前的城阳和齐,一共七个王。

这齐孝王十一年的时候,吴王濞和楚王戊反了,他们一路向西,还告诉其他诸侯说:“我们要去杀那个汉朝的贼臣晁错,好让祖宗的庙堂安宁。”这胶西、胶东、菑川、济南这四个地方一听,都擅自发兵去响应吴楚。他们本来还想叫上齐国一起,可齐孝王心里犯嘀咕,就守着自己的城,不听他们的。结果这三个地方的兵就一起把齐国给围了。齐王赶紧派路中大夫去告诉天子这事儿。天子又让路中大夫回去告诉齐王:“你守好你的城,我们的兵已经去破吴楚了。”

这路中大夫一到齐国,发现三国兵已经把临菑围了好几层,根本进不去。那三国的将领就威胁路中大夫,让他跟他们结盟,说:“你要是敢说汉朝已经破了吴楚,齐国就赶紧投降我们三国,不然我们就屠城。”路中大夫一听,也只好先答应他们。到了城下,他看见齐王,就大喊:“汉朝已经发兵百万了,太尉周亚夫已经破了吴楚,现在正在带兵来救齐呢,你们一定要坚守别投降啊!”那三国的将领一听,立马就把路中大夫给杀了。

齐国一开始被围得挺紧,背地里跟那三国搞起了小动作,不过还没商量好对策呢,就听说路中大夫从汉朝那边儿来了。齐王一高兴,大臣们又开始劝他别急着跟那三国结盟。嘿,没过多久,汉朝的栾布、平阳侯等将领带着兵就杀到了齐国,把那三国的兵给打跑了,解了齐国的围。可是后来汉朝又听说齐国原来跟那三国有勾结,打算派兵去讨伐齐国。齐孝王一听,吓得直接喝药自杀了。景帝知道了这事儿,觉得齐国原本是向善的,是被逼无奈才跟那三国有谋划,这也不是他们的错,于是就立了孝王的儿子寿为齐王,这就是懿王,继续延续齐国的香火。而那胶西、胶东、济南、菑川这四个王呢,全都被灭了,地盘也归了汉朝。济北王则被调到菑川去了。这齐懿王在位二十二年去世,他的儿子次景继位,这就是厉王。

这位齐厉王啊,他的妈是纪太后。纪太后为了让自家更受宠,就把她弟弟的女儿嫁给厉王当王后。可这厉王呢,偏偏不喜欢这个纪氏女。太后一看这不行啊,得想办法让厉王喜欢上她。于是呢,她就把自己的大女儿纪翁主送进王宫,让她管理后宫,还特意叮嘱别让纪氏女接近厉王。可这厉王呢,不但没听太后的,反而跟他这个姐姐翁主搞起了奸情。

齐国还有个宦官叫徐甲,他在汉朝皇太后那儿当差。皇太后有个特别宠爱的女儿叫修成君,这修成君不是刘家人,但太后特别疼她。修成君有个女儿叫娥,太后想把她嫁给诸侯。徐甲知道了这事儿,就主动请缨去齐国,说一定能让齐王上书请娶娥。皇太后一听挺高兴,就派徐甲去了齐国。这时候呢,齐国的主父偃也知道了徐甲的使命,就顺便跟他说:“要是这事儿能成,你顺便跟齐王说说,把我女儿也弄进后宫呗。”徐甲到了齐国,就把这事儿给说了。结果纪太后一听就火了,说:“我们王后有的是,后宫也满了。再说了,徐甲这个穷鬼,着急忙慌地当了宦官去汉朝,也没啥贡献,还想来祸害我们王家!还有主父偃这个家伙,他女儿也想进后宫?没门儿!”徐甲这下可惨了,回去跟皇太后一说,皇太后也生气了,说:“别再提把女儿嫁给齐国的事儿了。”这事儿后来慢慢传到了天子耳朵里,主父偃也因此跟齐国结下了梁子。

主父偃那时候正得天子宠幸,手握大权,他就趁机说:“齐国的临菑城有十万户人家,市租收入千金,人口众多,富裕程度超过长安,这样的地方,除非是天子的亲弟弟或者爱子,不然不能封王。现在齐王跟皇室的关系可是越来越疏远了。”他又慢条斯理地说:“想当年吕太后的时候,齐国差点儿反了;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,齐孝王也差点儿跟着乱。现在又听说齐王跟他姐姐搞在一起。”于是天子就派主父偃去当齐相,顺便查查这事儿。

主父偃一到齐国,就急着查办后宫那些给齐王和他姐姐牵线搭桥的宦官,让他们招供,全都把齐王给牵扯进来。齐王年轻,怕犯了大罪被官吏抓住杀掉,就喝了毒药自杀了,结果连个后代都没留下。

这时候赵王也怕了,怕主父偃像对付齐国那样对付自己,怕他跟皇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,就上书说主父偃收受贿赂啥的。天子就把主父偃给抓起来了。公孙弘说:“齐王忧愤而死,没有后代,国家并入汉朝,不杀主父偃没法平息天下人的愤怒。”于是就把主父偃给杀了。

齐厉王在位五年就死了,也没留下后代,国家就归了汉朝。

齐悼惠王的后代还有两个国家,城阳和菑川。菑川的地盘跟齐国挨着。天子可怜齐国,因为悼惠王的坟园在郡里,就把临菑东边围着悼惠王坟园的地盘全给了菑川,用来祭祀悼惠王。

城阳景王章是齐悼惠王的儿子,当年跟着朱虚侯和大臣们一起诛杀诸吕,还是他亲手在未央宫杀了相国吕王产。孝文帝即位后,给章加封二千户,还赐了千斤金。孝文二年,又把齐国的城阳郡封给章,让他当城阳王。章当了两年王就死了,他儿子喜继位,这就是共王。

顷王这哥们儿在位二十年就驾鹤西去了,儿子义继位,这就是敬王。敬王干了九年也拜拜了,儿子武接手,变成了惠王。惠王十一年后去见祖宗了,儿子顺接力,是荒王。荒王竟然熬了四十六年,然后才把他儿子恢扶上了戴王的宝座。戴王八年就走人了,儿子景接班,可惜这小家伙在建始三年,才十五岁就一命呜呼了。

这济北王兴居啊,也是齐悼惠王的儿子。想当年,他跟着东牟侯一起帮大臣们诛杀诸吕,虽然功劳不算大,但也算是有份参与。等到文帝从代地来继承大统,兴居还主动请缨:“让我跟太仆婴一起入宫清理一下。”就这样,他们废掉了少帝,一起和大臣们尊立了孝文帝。

孝文帝二年,文帝为了表彰兴居,就把齐国的济北郡封给他,让他当济北王,跟城阳王一起风光了一把。可惜啊,这兴居才当了两年王就反了。原来啊,当初大臣们诛杀吕氏的时候,朱虚侯功劳特别大,本来答应把整个赵地都封给他当朱虚侯,把梁地都封给东牟侯。可是孝文帝一上台,听说他们最初还想立齐王,就故意贬低了他们的功劳。到了第二年,封王的时候,只把齐的两个郡分给了章和兴居。这章和兴居觉得自己被亏待了,心里那叫一个不爽啊。章死后,兴居听说匈奴大举入侵汉朝,汉朝发了很多兵,还让丞相灌婴去迎战。文帝还亲自跑到太原督战,兴居心想,这天子都亲自去打匈奴了,我这不是正好有理由反吗?于是就在济北发兵反了。

文帝一听这事儿,赶紧把丞相和出征的军队都召回长安。然后派棘蒲侯柴将军去攻打兴居,把他给灭了,兴居自杀,他的地盘也被汉朝收回,变成了郡。

这事儿过了十年,文帝十六年的时候,又把齐悼惠王的儿子安都侯志立为济北王。十一年后,吴楚七国之乱爆发,志这哥们儿倒是挺靠谱,坚守自己的地盘,没跟那些诸侯合谋。等吴楚之乱平定后,文帝就把他调到菑川去当王了。

济南王辟光这位爷,也是齐悼惠王的儿子,他在孝文帝十六年凭借勒侯的身份当上了济南王。可惜啊,这哥们儿十一年后就跟吴楚那群人一起反了,结果被汉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,辟光也丢了性命,济南这块地儿也被汉朝收回去变成了郡。

菑川王贤也是个不安分的角色,同样身为齐悼惠王的儿子,他在文帝十六年以武城侯的身份当上了菑川王。结果十一年后又跟着吴楚造反,同样的剧本,同样的结局,被汉朝军队击败,贤也丢了脑袋。

这时候天子就想了,干脆把济北王志调到菑川去当王吧。这志也是齐悼惠王的儿子,之前是以安都侯的身份当济北王的。菑川王反了之后,因为没有后代,所以济北王就被调过去当菑川王了。他在位三十五年后去世,谥号懿王。他儿子建继位,成了靖王。靖王干了二十年也去世了,遗继位成了顷王。顷王又干了三十六年,终古继位成了思王。思王熬了二十八年,尚继位成了孝王。孝王只干了五年,横继位,可惜这小家伙在建始三年,才十一岁就一命呜呼了。

胶西王卬也是个传奇人物,作为齐悼惠王的儿子,他在文帝十六年凭借昌平侯的身份当上了胶西王。可惜啊,跟吴楚那群人一起造反的后果就是死路一条,卬也不例外,被汉朝军队击败后丢了性命,胶西这块地儿也成了汉朝的胶西郡。

胶东王雄渠也是个倒霉蛋,同样是齐悼惠王的儿子,在文帝十六年以白石侯的身份当上了胶东王。十一年后跟吴楚一起造反,结果又被汉朝军队打败,雄渠也丢了命,胶东这块地儿也变成了汉朝的胶东郡。哎,看来齐悼惠王的这些儿子们,真是一个比一个能折腾,但也是一个比一个能送命啊!

太史公说啊:诸侯大国里,没哪个能比得过齐悼惠王这位大佬。想当初啊,天下刚刚安定下来,皇室子弟少得可怜,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,觉得秦朝那会儿,皇室子弟连块封地都没有,简直太惨了。于是呢,就大肆分封同姓子弟,以此来安抚老百姓的心。可后来呢,这些封国分裂成一个个小国,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。

汉朝嘛,就是吸取了秦朝的教训,给自己树立起了坚固的屏障。看看那靠海的大国——齐国,简直就是诸侯王里的领头羊啊。可惜啊,吕后一生气,城阳这块地儿就被献出去了。后来哀王继位,他那点实力,简直不自量力。不过呢,朱虚这家伙在汉朝可是立下了大功,策略也是一流的。东牟那哥们儿虽然也得了赏,可惜啊,一搞乱子就给自己惹来了大祸。胶东、济北那边呢,雄渠、辟光这俩哥们儿也是闹得不亦乐乎。说起来啊,齐国虽然分成了七个小国,但那些忠孝的子弟,最终还是兴旺发达了起来。这历史啊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!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春满香夏 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 都市花语 福艳之都市后宫 天龙风流之替身段誉 乡野神医 山村美色 覆雨大唐之无限风流 穿越大周 大奉打更人 四合院:从投奔亲姐姐开始 一念之私 清穿皇妃要娇养 抗战:我的至强德械军团 斗破:多子多福,我打造最强家族 我!隐世宗门掌教 四合院:别劝了,在劝我就无敌了 诸界入侵,反向获取诸界资源 仙人之上 四合院:诸天人生 
经典收藏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 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 李治你别怂 拔刀!全军冲阵 小军阀 混在三国当军阀 大唐秦公子 大秦:一剑开天门,被金榜曝光了 权倾天下,皇帝也怕我三分 历史聊天群:本王只想搞钱 三国之黄巾少帅 兵法辑录 冉魏霸业 艺搏天下 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 凤主江山,攻占腹黑王爷 三国:神选项羽,震惊十八路诸侯 三国少年时代 三国:汉家天下 大唐:长乐请自重,我真不想当驸马 
最近更新大唐:吾父赵王李元霸 大明: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 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 明圣宗朱标:不肖子孙改我庙号? 汉末乱云飞 沈家大小事 汉末浮沉书 大唐:九五至尊 开局: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 穿越李自成,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 大秦: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 神威天降九皇子 三国:卧龙出山,我请刘备赴死 太子我啊,最喜欢做好事了 开局一颗头,争霸全世界 万世之大唐 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 住手啊!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 红楼,开局天象大宗师,武镇天下 大宋天朝之裂变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