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

小卫的

首页 >>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>>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特种兵穿越成古代文武奇才 三国:开局武力拉满 三国:我,神谋鬼算李伯川 大秦: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? 父可敌国 三国:娶妻就变强,我不当人了! 女帝太监最风流 重生藩王:我有一款辅助系统 重生于康熙末年 朕就是亡国之君 
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-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-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-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15章 秦末英雄崛起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经过仔细打听,他们才得知秦朝已经发布了悬赏令,要捉拿他们两人。原来秦朝是担心张耳和陈余两人都才华横溢,可能会再次联手复兴魏国,所以迫切想要将他们除掉。张耳得知这个消息后,经常提醒并告诫陈余,一定要谨慎行事,小心为上,千万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意图。陈余也对此格外留心,牢记张耳的叮嘱。然而,正所谓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,两人竟然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不小心触怒了当地的里吏(相当于村官)。里吏一怒之下,决定对陈余施以鞭笞的惩罚。陈余性格刚烈,不愿受此屈辱,想要起身反抗逃走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张耳恰好在一旁,他连忙用脚轻轻踩了踩陈余,示意他忍下这口气,接受惩罚。于是,陈余只能无奈地接受了鞭打。等到里吏执行完惩罚离开后,这场风波才算告一段落。张耳把陈余拉到桑树底下,压低声音悄悄地对他说:

“我之前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,你怎么给忘了!这点小小的羞辱都忍受不了,还想要跟里吏拼命,死了又能怎么样呢,根本不值得啊!”

陈余听了这话,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,并向张耳道歉。接着,张耳又想出了一个计策。他利用监门的名义,在里中发布命令,让里人们去寻找并捉拿张耳和陈余。百姓们哪里知道这是张耳他们的诈谋呢?他们心里只想着能拿到悬赏,于是纷纷四处搜寻。然而,实际上张耳和陈余两人就躲在附近,却因为张耳的巧妙计策,反而被里人们忽略了,完全没有察觉到他们的存在。这真是一个既聪明又实用的好计策。

当陈胜和吴广成功占领陈县之后,张耳和陈余紧接着就上门来请求拜见陈胜。陈胜早就听说过张耳和陈余的大名,知道他们因为才能出众而曾经受到秦朝的忌惮和打压,所以陈胜非常渴望能见到这两位英雄。为了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,陈胜特地下到台阶上等候他们的到来。当张耳和陈余进入屋内后,他们恭敬地向陈胜行礼,而陈胜也连忙回礼,与他们相互作揖。随后,陈胜引领他们来到座位前,让他们分别坐在自己的两旁。接着,他们开始讨论当前的军事形势,话题也逐渐转到了是否应该称王的问题上。张耳深思熟虑后回答道:

“秦朝实在是残暴无道,他们摧毁了一个又一个国家,让社稷沦亡,断绝了无数人的后代,使百姓们精疲力尽,财富枯竭,其暴虐行为一天比一天严重。现在,将军您勇敢地站出来,瞋目张胆地面对生死,不顾一切地为天下人驱除这个残暴的敌人,这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义之举,令人敬佩。但是,我认为现在将军您刚刚有所成就,到达陈县,就急于自立为王,以此来自我满足,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。我私下里认为将军您不应该这样做。我希望将军您能暂时不急于称王,而是迅速率领军队向西进发,直接攻打秦国的都城。同时,我们可以扶持六国的后裔,建立自己的盟友和支持者,这样可以增加我们对抗秦朝的力量。敌人多了,他们的力量就会分散,而我们团结起来就会变得更加强大。等到那时,我们将看到野外没有交战的军队,县城没有防守的士兵,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诛灭残暴的秦朝,占据咸阳。然后,我们就可以向诸侯们发布号令,帮助他们从灭亡的边缘转危为安。诸侯们一定会对我们感激不尽,戴德于心。将军您如果再用怀柔政策来安抚他们,用德行来感召他们,那么天下人自然会心悦诚服地归顺于您。到时候,帝业也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成就了,又何必急于现在称王呢!”

话说到这里,张耳注意到陈胜沉默不语,脸上显露出不悦的神色。张耳正打算再次开口劝说,这时陈余已经接过话茬,继续说道:

“将军,如果您没有平定四海的雄心壮志,那也就算了。但如果您有志于安定国家,那么就应该好好谋划长远的大计。如果我们只是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,就急着想要称王,恐怕会让天下人都对将军产生怀疑,认为您心怀私念。等到那时,人心失望,远近的百姓都对我们失去信心,将军您再后悔也来不及了!”

陈胜沉默地思考了好一会儿,然后才缓缓地说了一句:

“这件事我们再好好商量一下吧。”

张耳和陈余见陈胜的态度似乎并不太愿意采纳他们的建议,知道再劝下去可能也没什么效果,心里便有了告辞的念头。但转念一想,他们此行的路途上充满了困难和阻碍,现在离开可能并不明智,不如先暂时留在陈胜这里,找个安身之处,再慢慢考虑接下来的打算。于是,张耳和陈余决定留下来,并在陈胜的麾下担任参谋的角色。然而,没过多久,陈胜竟然宣布自立为王,并定下了国号为“张楚”,这个名字背后似乎寓意着要重新振兴和扩大楚国的版图。

当时,河南一带的各个郡县都因为秦朝严苛的法律而苦不堪言,许多有权有势的百姓纷纷起来反抗,杀害官吏,响应陈胜的起义。陈胜看到这种情况,便派遣吴广作为代理王,让他监督各位将领,率领军队向西攻打荥阳。吴广已经出发后,张耳和陈余也想要借此机会离开陈邑,外出闯荡。于是,张耳私下里嘱咐陈余,让他去向陈胜献上一个计策。陈余按照张耳的指示,向陈胜进言道:

“大王您在梁楚之地举兵起义,目标直指西方,意图攻入关中建立功业。但如果您想要同时顾及到河北地区,恐怕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精力。我曾经游历过赵地,对那里的地势非常了解,并且结交了许多当地的豪杰之士。现在,我愿意请求率领一支精锐的部队,向北进攻赵地。这样做不仅可以牵制住秦军的力量,使他们无法全力对付我们,还可以安抚和稳定赵地的民心,让我们在河北地区也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。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吗?”

张耳和陈余也想要趁机离开陈邑去闯荡一番。陈胜听了陈余的计策后,也觉得这是个巧妙的策略。但是,因为张耳和陈余是刚刚归附的,陈胜对他们还难以完全信任。于是,陈胜决定派遣自己的老朋友武臣担任将军,邵骚担任护军,让他们两人带领张耳和陈余,以及三千士兵,前往赵地征战。然而,对于张耳和陈余来说,他们并没有被赋予重要的职位,只是被任命为左右校尉,作为武臣的助手。尽管他们心中可能有些不满或隐忧,但此时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够有机会外出闯荡,实现自己的抱负,因此并没有过多地计较官职的大小,而是欣然接受了任命,并率领军队渡过了黄河,向赵地进发。

陈胜麾下的将领葛婴,在还没能赶到陈邑的时候,就独自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前往九江地区进行征战。在行军至东城的时候,葛婴遇到了一位楚国后裔名叫襄疆的人。两人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,彼此间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。由于当时葛婴还没有收到陈胜的明确命令,他竟在未经陈胜允许的情况下,擅自做主将襄疆立为了楚王。然而,好景不长,不久后葛婴收到了来自陈胜的文书。在仔细阅读了文书之后,葛婴发现其中提到了“张楚王”的字样,这才得知原来陈胜已经自立为王了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葛婴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的鲁莽和错误。他明白既然陈胜已经称王,那么自己就不能再另立襄疆为楚王了。葛婴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,他开始暗自谋划如何弥补这个错误。就在葛婴一筹莫展的时候,陈胜的命令再次传达到了他的手中。这次命令要求他立即领兵返回陈邑。葛婴看到命令后更加担心了,他害怕陈胜会因为自己之前的行为而产生疑虑。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和悔意,葛婴竟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——他杀死了襄疆,并将襄疆的首级带回陈邑向陈胜复命。果然,陈胜已经得知了葛婴擅立楚王的事情。等葛婴回到陈邑后,陈胜立刻传唤他进见,当面列举了葛婴的罪行,并严厉地斥责了他。随后,陈胜愤怒地下令将葛婴斩首。葛婴的随从们被吓得脸色苍白,他们颤抖着将葛婴推出营帐,葛婴就这样被一刀砍成了两段,无辜地死于非命。其实,葛婴在得知陈胜已经称王之后,内心已经深感懊悔,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。然而,他的悔过并没有得到陈胜的宽恕,最终还是难逃一死。葛婴的部众们看到这一幕,无不感到心寒和悲痛,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,对陈胜的冷酷无情表示不满和担忧。然而,陈胜却对自己的行为毫不后悔,他自以为法令严明,只要命令一出,就能得到执行,因此不再有其他顾虑。于是,他继续派遣将领出征,其中汝阴人邓宗被派往东边攻打九江地区,而魏人周市则被派往北边攻占魏地。

正当陈胜准备进一步规划战略时,他收到了吴广从前线发来的军报。军报中说,吴广在进攻荥阳时遇到了强大的阻力,未能取得胜利。原来,秦朝派了三川郡守李由来防守荥阳城,李由坚守城池,使得吴广难以攻克。军报还提到,如果不增派援军,恐怕很难攻下这座城池。陈胜接到军报后,立即召集了手下的谋士们,共同商讨攻打秦朝的策略。在这次会议上,上蔡人蔡赐站了出来。蔡赐原本是房邑的君长,对军事和政治都有一定的见解。他向陈胜建议,应该派遣一位威名远扬的将领率领大军,直接向西进军,穿过函谷关,直捣秦朝的都城咸阳。蔡赐认为,这是推翻秦朝统治的最直接且有效的途径。陈胜听了蔡赐的建议后,觉得非常有道理,便采纳了他的意见。为了表彰蔡赐的智谋和忠诚,陈胜还特地封他为上柱国,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官职。同时,陈胜也意识到要实施这个计划,必须找到一位合适的将领来领兵。于是,他开始四处寻访良将。经过一番努力,他终于找到了陈人周文。周文自称曾经在春申君黄歇的手下效力,后来又为项燕的军队占卜吉凶,对军事事务非常熟悉且有着丰富的经验。陈胜听后非常高兴,他立刻给周文颁发了将军的印信,命令他率领军队向西进攻秦朝。周文接受了命令,便踏上了征途。在行军的路上,他不断招募英勇的壮士加入队伍,队伍规模逐渐壮大,最终达到了数十万人。这支庞大的军队在周文的带领下,一路向西挺进,势如破竹,很快就逼近了函谷关。函谷关的守军见状,急忙向朝廷发送紧急文书求援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秦朝的朝廷内部却仿佛没有收到这些急报一样,始终没有任何援军被派遣出来。原来,此时的秦二世胡亥正沉迷于个人的享乐之中,对朝政事务不闻不问。而朝廷的大权则完全掌握在赵高的手中,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故意隐瞒外面的消息,不让秦二世知道。因此,尽管陈胜等人已经起兵数月之久,但秦二世却对此一无所知。有一次,一位从东方回来的使臣面见秦二世,他向秦二世报告说陈胜已经起兵造反,许多郡县也纷纷响应,局势非常危急,请求秦二世立即派遣将领前去讨伐平定。然而,秦二世却以为这位使臣是在胡言乱语,欺骗自己,于是愤怒地命令将他打入监狱。之后,每当有使臣从各地返回京城,秦二世都会询问他们关于叛乱的事情。但使臣们为了讨好秦二世,都回答说那些叛乱者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,根本不足为虑。他们说各郡的守尉已经采取了行动,正在从四面八方追捕这些叛乱者,很快就会将他们一网打尽,请陛下放心。秦二世听了这些话后非常高兴,便不再把叛乱的事情放在心上,仿佛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。朝廷中的大臣们也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,不敢轻易提及外面的叛乱之事,以免触怒秦二世。这样一来,上下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欺骗、隐瞒的局面,使得叛乱的势头越来越猛烈。直到周文率领大军攻入函谷关,逼近秦朝的都城时,秦朝的朝廷还像没事人一样,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。这真是一个极其糊涂的世界啊!如果秦朝不是如此昏庸无能、自欺欺人,又怎么会走向灭亡呢?

周文的大军如同狂风扫落叶一般,接连攻下多座城池,势不可挡。他时常派遣使者回到陈胜的驻地,一次次地报告胜利的喜讯。陈胜听到这些好消息,高兴得就像自己预期中的那样,因此对秦朝开始产生了轻视之心,不再像之前那样严密地布防。就在这时,孔鲋站了出来。他是孔子的第八代孙,学识渊博,曾携带家族世代相传的礼器,专程前往陈胜处拜见并献上礼物。陈胜非常欣赏孔鲋的学识和风度,便将他留在身边担任博士一职,负责出谋划策。孔鲋看到陈胜因胜利而松懈,心中十分忧虑。他独自上前,诚恳地向陈胜进谏道:

“我曾在兵法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:‘我们不应该依赖敌人不来进攻我们,而应该依靠我们自己无懈可击的防御力量。’然而现在大王您却只是依赖敌人暂时不会来进攻,却没有想过如何增强我们自身的防御能力。如果敌人突然来袭,而我们却毫无准备,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。一旦我们遭遇挫败,整个局势都会瞬间崩溃,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!”

陈胜没有采纳孔鲋的忠告,他满心期待着从各地传来的捷报,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关中地区的皇帝。然而,他并未意识到“福中藏祸,乐极生悲”的道理。就在他沉浸在喜悦与幻想中时,来自四面八方的警报却一个接一个地传来。首先传来的是关于武臣等人的坏消息。武臣等人被派去攻打赵地,但情况并不如预期顺利,他们遇到了困难,甚至可能陷入了困境,这使得陈胜感到十分焦虑。紧接着,第二路警报是关于周文等军的。周文原本一路高歌猛进,直逼秦都,但就在关键时刻,他们也遭遇了挫折,秦军的顽强抵抗让他们陷入了苦战。这个消息对陈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。由于情况复杂,在这无法同时讲述这两方面的消息,只能按照时间顺序,一一为大家详细叙述。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大家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当时陈胜所面临的困境。

武臣等人带领军队朝北方进发,他们选择了白马津作为渡河的地点。每经过一个县城,武臣他们就会召集当地的英雄豪杰,向他们讲述秦朝的暴政。他们说秦朝君主无道,让百姓承受沉重的劳役,用严苛的法律来束缚人们,又用繁重的赋税来压迫百姓。而现在,陈胜王已经起义,得到了天下人的响应。他们此次奉命北渡,是来招募英雄,共同反抗暴秦的。他们呼吁在场的豪杰们,作为有胆识、有勇气的人,应该团结一心,共同为推翻暴秦而努力。当地的豪杰们,早就对秦朝的暴政感到深恶痛绝,听到武臣等人这番正义凛然的话语,自然是心悦诚服。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作为向导,带领武臣的军队前往各个城池。在这些豪杰的帮助下,武臣的军队势如破竹,很快就攻占了多座城池。城中的守吏大多在战斗中丧命,而武臣的军队则越战越勇,人数也越来越多。最初渡河时,他们只有三千人,但到了现在,队伍已经壮大到了好几万人。当时,武臣被大家推举为武信君,他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各地进行招抚。然而,有些城池并不愿意屈服,它们各自招募士兵和民众,坚决防守。由于这些城池并没有特别险要的关隘可以依仗,武臣就决定率领大军转向东北方向,集中力量攻打范阳。范阳的县令徐公,他有着保卫城池的坚定决心,于是立即开始整顿盔甲,磨砺兵器,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。然而,就在这时,一个名叫蒯彻的辩士求见徐公。他一进门,就先用了一个“吊”字,表示对徐公可能遭遇不幸的同情,随后又用一个“贺”字,表示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会给徐公带来好消息。这种说话方式,正是游说之人的典型口吻。徐公被蒯彻的话弄得一头雾水,感到非常惊讶,于是他不得不追问蒯彻这样说的理由。蒯彻回答道:

“我听说您即将面临死亡的危险,所以先来吊唁您;但是,如果您能听我一言,接受我的建议,那么您就有可能找到一条生路,所以我又要来祝贺您。”

徐公听了这话,更加急切地想要知道蒯彻的建议是什么,于是他说:

“您不必故意制造悬念,请直接说出您的想法吧。”

蒯彻进一步解释道:

“您担任范阳令已经十多年了,这期间,您可能因公事或私怨,杀害了许多人的父亲,使他们成为孤儿,还可能有断人肢体、在人脸上刺字等刑罚,这样的行为想必已经不计其数。百姓们对您心怀怨恨,只是之前因为害怕秦朝的严刑峻法,才没有敢对您动手,以免牵连全家。但现在天下大乱,秦朝的法律已经无法有效执行,您又怎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呢?一旦敌军兵临城下,百姓们定会趁机起来报仇,刀锋直指您的胸口,这难道不是令人悲痛欲绝的事情吗?但幸运的是,我来见您了。我愿意为您设计一个策略,趁武信君的大军还未到达范阳之前,我先去游说武信君,尽力为您争取利益,使您能够转危为安,甚至可能因此获得更好的待遇,这难道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吗?”

徐公听后非常高兴,他说道:

“您的话很有道理,请您立即为我前往游说武信君!”

蒯彻随即动身,前往求见武臣。当时,武臣正忙着招揽各路英雄豪杰,对于蒯彻的求见,他自然欣然应允。蒯彻见到武臣后,便进言说道:

“您率军来到此地,若是要等战胜敌人后再去占领土地,攻破城池后才入城,那恐怕会相当辛苦且耗时。我有一个计策,能够让您不通过攻打就能得到城池,不经历战争就能拥有土地。这个计策简单到只需一纸檄文,便能平定千里之地。不知您是否愿意听听这个计策?”

武臣一听,心中顿时充满了好奇与期待,他急切地问道:

“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好计策,我怎会不愿意听呢!”

蒯彻分析道:

“现在范阳的县令得知您要攻打他们,正忙着整顿军队,准备死守城池。但是,范阳城里的士兵并不多,而且这位县令又犹豫不决,既怕死又舍不得自己的官职和俸禄,所以目前他还不肯投降。这主要是因为,您之前攻下的十座城池,对那些官吏都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,让他们觉得投降也是死,死守也是死,所以不得不拼死抵抗以求自保。就算范阳城里的年轻人对这位县令恨之入骨,想要杀了他,但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城池,而是会利用这个机会继续抵抗您,因为他们也不愿意轻易放弃生命。所以,我为您想了个办法,不如赦免范阳县令的罪行,并且赐给他侯爵的印信。这样一来,他因为得到富贵和荣誉,自然会乐意开城投降。而那些原本想要杀他的年轻人,也会因为顾忌到他的新身份和地位而不敢动手。这样,整个范阳城就能轻松地被您拿下了。接着,您可以让这位县令乘坐装饰豪华的马车,在燕赵地区的郊野巡游,展示他的荣耀和地位。这样一来,燕赵地区的官吏和百姓看到后,都会心生羡慕和向往,争先恐后地想要归顺于您。这样,您就可以不用攻打就能占领土地,不用战斗就能使人心归服,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‘一纸檄文便能平定千里’的策略啊!”

蒯彻的言辞真是周到而精妙,口才极佳。武臣听后连连点头,表示赞同,并立即下令刻制侯爵的印信,交给蒯彻,让他带去赠予范阳令徐公。徐公收到这份意外的厚礼,喜出望外,立刻下令打开城门,迎接武臣的大军入城。武臣又按照蒯彻的建议,特别赏赐给徐公一辆装饰豪华的高车和四匹骏马,让他乘坐这些前往燕赵地区进行安抚和巡视。果然,赵地的官吏和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,纷纷慕名而来,愿意归顺武臣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武臣就已经平定了三十多座城池,并趁机攻入了邯郸县城。然而,就在这个时候,从西边传来了周文战败的消息,这让武臣感到有些担忧。同时,他还得知陈胜的部将中有很多人因为受到谗言和诽谤而获罪,这更让武臣心生疑虑和恐惧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张耳和陈余两人也开始蠢蠢欲动,密谋着新的计划。张耳和陈余一直对陈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心怀不满,而且他们虽然被任命为左右校尉,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兵权,这让他们更加心生不满,于是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向武臣进言。他们向武臣说道:

“陈王在蕲县起兵,刚刚攻下陈地就自称为王,而且他不愿意立六国的后裔为王,这足以看出他的野心勃勃,意图自立为王。现在将军您仅凭三千人,就攻下了赵地的数十座城池,独自在河北地区镇守。但如果您不称王的话,又怎么能有效地管理和安抚这片土地和人民呢?更何况,陈王喜欢听信谗言,对那些有功之人总是心生嫉妒,担心他们威胁到自己的地位。将军您的功劳越大,处境反而越危险。所以,我们建议您应该趁此机会在南方称王,这样既可以脱离陈王的束缚和羁绊,也可以保护自己和手下将士的安全,避免将来遭受不测之祸。时机稍纵即逝,请将军您千万不要再犹豫了!”

武臣一听到“称王”这两个字,心中自然是乐开了花,哪有人会不喜欢这样的荣耀呢?他立刻在邯郸城外找了一块开阔的地方,就地筑起了一座高台,然后大模大样地坐在高台上,开始接受手下官员的朝拜。在朝拜的过程中,他还像模像样地以“孤”和“寡人”自居,完全沉浸在了称王的喜悦和威严之中。随后,武臣正式宣布自己为赵王,并对身边的功臣进行了封赏。他任命陈余为大将军,负责统领军队;张耳为右丞相,协助他处理政务;邵骚为左丞相,也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。为了表示对陈胜的尊重,武臣还特意派人前往陈胜那里,将自己称王的消息以及新的朝廷任命告知了他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魔艳武林后宫传 wtw1974 都市花缘梦 浪漫官途 大奉打更人 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 看守魔女们的典狱长 凤唳九天,女王万万岁 重回1982小渔村 官妻 小村春色 瘦不了 一家三口齐穿越,金手指开大啦 八一物流誉满全球 欢迎来到我的地狱 少年妙手护花 都市逍遥狂少 武装风暴 清穿红楼:太子妃好孕日常 三国:袁家逆子,开局摔玉玺 
经典收藏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 我当皇帝那些年 李治你别怂 拔刀!全军冲阵 大唐:我老婆是武媚娘 金榜曝光历史,曹操刘备差点没命 大唐秦公子 大秦:一剑开天门,被金榜曝光了 权倾天下,皇帝也怕我三分 名侦探柯南之移动炸弹 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,古人看麻了 以三国为基,铸至高圣朝 舌尖上的大宋 无良盗妃,错惹邪魅暴君 兴汉使命 冉魏霸业 烽火奇侠传 梦回三国做皇帝 三国:签到十年,争霸天下 穿越之明末沉浮录 
最近更新陛下,饶了貂蝉吧,你阳气太重了 家母,武则天 猎国:从一介流民开始 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 鼙鼓揭天破宋来 我为公子扶苏,打造大秦最强盛世 水浒:狗官,你还说你不会武功? 汉末之全面开战 古玉穿越公子崛起 三国之风起扬州 北宋群英录 家父是康熙 尘雾中的特工 荒野种地,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 三国曹髦灭晋兴魏 回到原始搞科研 大唐:我的规矩就是规矩 异域使命 满江红:武穆重生 逃生三国 
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-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-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- 华夏演义: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