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4章 二十倍利润,惊人税收
“商人们则是选择了其余六类,其中金银是四成,大约是两百八十万两左右,是本钱和成本的两倍。
至于为什么选择现银,一是需要本钱回大明继续收购物资,二是少交一些税,毕竟我们是按离港和进港货物价格算的!
其六成余皆为货物,大概是四百万两左右,这些货物运回大明后粗略估算至少能翻四倍以上,价值一千六百万两。”
我的天……
大堂内众人心中齐齐爆了粗口,崇祯也不例外。
知晓海贸赚银子,没想到竟然这么赚,一来一回翻了十三倍,而且还是商人提了两百八十万两现银的情况下,否则就达到了恐怖的二十倍。
难怪朝廷下达了那么多次的禁海令,走私依旧是络绎不绝了,简直就是暴利。
“陛下,这是自郑和下西洋以来大明朝廷首次进入非洲,物以稀为贵,其次则是我们赶走了海外三国,让他们重获自由,所以我们开价他们也没有怎么还价。
等到商队来往趋于稳定和商队数量的增加之后,现在稀有的就会慢慢变成正常的价格,臣以为三倍已经是顶天了。
因为他们可从海边层层转运至非洲中部的国家,那是我们商队到不了或者不愿意去的地方,高价格他们可以转嫁到中部的权贵手中。
可货物到大明之后,就没法层层转了,尤其是大明如今的大旱范围越来越广、越来越严重,翻倍就算是往高了估算的。
扣除货物成本、运输成本、人力成本、关税等等,一趟来回估计能有一倍的利润。
当然也不排除某种货物是真正的极为稀少、珍贵,如象牙等,还有易碎易消耗品,如瓷器、丝绸等等,或许价格会居高不下。”
众人点了点头,表示赞成。
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放在哪里都不会过时。
“洪大人所言极是,不过我估摸着至少还有五年到十年的缓冲期!”
“的确是,非洲很大,至少有数十、上百个国家和政权,人口少说也有上亿,我们现在只去了东非,还有西非、南非、地中海南岸等等。”
“对,除了这个还有葡萄牙、西班牙等欧洲诸国呢,那边比非洲富有多了,算下来至少还有十年时间,即便如此,十年后依旧算是高利润的。”
……
“你们格局都太小了些!”
一直听着众人讨论的崇祯突然出声了,众人皆是看向了皇帝,眼中微微疑惑。
不待众人出声,崇祯道:“按照西班牙等国的口供,除了我们所在的亚洲以及他们本土所在的欧洲外,他们殖民了非洲、南美洲、北美洲,三大洲少说也有两三亿人口。
除了这三大洲外还有没有他们和我们尚未发现的大洲?
有没有的先不说,已经知道的这三洲的三亿人口需要多少物资?荷兰有一万五千艘商船在海上航行,就足以说明了那边的繁荣和需求。
我们有蒸汽机商船,日行五百里,以后甚至能日行千里,现在能走四五万里以后就能走十万里,到达各大洲。
我们可以去他们那里,他们却没法来我们这边,我们占据主导地位,换句话说,我们掌握着定价权。
大明随便一件中等的东西拿出去那都是珍惜之物,都能卖出好价钱。
诸位可能觉得北美、南美有些遥远,那么你们忽略了尽在咫尺的印度半岛,那可是有数千万人口的超级大国,人口虽然多可在物质方面比我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。
距离我们的确是近,最近的离缅甸布政司只有六七百里。
可印度半岛东西四千多里宽、南北更是近六千里,西面想要来大明只能商船,至少是两万里左右的海路才能到缅甸,风险大不说,利润还不一定能高到哪里去。
北面的确是和大明连着,可翻越乌斯藏那可不是随便能走的,所以,印度我们依旧占据主导地位。
按这么算下来,印度和东非都够大明吃上十年的,之后才是西非、北美、南美、欧洲,总得算下来三十年都是暴利期。”
崇祯说完,众人再次倒吸了口凉气,眼中满是震惊之色。
他们现在只想把东非市场吃下来,可皇帝已经看到了更远处。
若是按照皇帝的构思,无数手工器物都将运往海外变成真金白银,百姓和商人都赚到银子。
赚到银子做什么?自然是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,衣食住行等等,需要更多手艺人,这一切都是有税收的,而且还是巨量。
这个时候洪正业接上话题:“陛下,此次的税收我们也做了测算,崇祯六年四月宁远互市开放,宣布开海运和海贸,朝廷重新修订了税率。
新税率是坐商三十税一、内陆行商五十税一、沿海行商和远洋木船行商三十税一、远洋蒸汽机海贸行商二十税一。
总得来说海贸税率只有十五抽一左右,比起隆庆开关的十抽一少多了。
按照这个算,出海货物总价值一百三十七万两,二十税一,就是六万三千五百两。
回来的货物一千六百万两,二十税一就是八十万两,且到坐商那里之后卖出去还有三十税一,就是五十万两。
总得算下来来回一趟税收就是一百三十六万五千两!
这只是西洋的税收,东洋的吕宋、婆罗洲等臣粗略估算至少也是二十万两起步,总得下来此行是一百五十六万两税收!”
呼……
嘶……
大堂内周廷儒、熊文灿等人都震惊了。
这他妈的是税收呀,一百五十万两还只是一趟的。
周廷儒以前是内阁大臣,即便是玩弄权术,那也是有真才实学的,位高权重自然是知晓大明一年商税是多少。
熊文灿先是福建巡抚,后调任安徽江苏的安江总督,也清楚大明之前的税收。
抛开田地盐课外,店铺、契税、库折等等每年最多不过三百万两,且还每年下降着。
可现在仅仅是一趟的海贸商税就达到了全年的一半,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,即便是没有海贸大明境内的正常商税也应该翻个五倍才算正常的,问题出在哪里他们很清楚。
如果商税只有这么一些,还不至于让他们集体惊叹,让他们惊叹的是账不是……这么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