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

脚印飞舞

首页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北朝帝业 军阀,签到发展,列强竟是我自己 大秦:最狠丞相,杀出个万世永昌 寒门崛起 大唐春色,风流太子李承乾 重生刘宏,打造神圣大汉帝国 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 穿越,从气死系统开始 网游领主争霸 大夏第一假太监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8章 宋微子世家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微子开这位爷,殷帝乙家的长子,纣王的大哥,一看纣王这货治国搞得一塌糊涂,像吃错药一样。他跑过去苦口婆心地劝了好几次,结果呢,纣王这哥们跟耳背似的,一句也没听进去。后来祖伊告诉他,周西伯昌那边道德高尚,把璿国都给灭了,纣王你丫小心点,别到时候祸事临头。纣王还牛逼哄哄地说:“我生来就是天选之子,怕个啥!”微子开一看,这纣王简直比石头还硬,劝不动啊,心里琢磨着,要不咱撤吧,但又下不了决心,于是跑去问太师、少师:“咱殷朝这政治啊,简直一团糟,老百姓都乱成一锅粥了,官员们也都放飞自我,没法无天了。现在殷朝就像一艘破船,随时都可能沉。你们说,我该咋整?是留下来等死呢,还是赶紧跑路?”太师叹了口气说:“王子啊,天意要灭殷朝,你也别太害怕,别在乎那些老顽固的想法。现在殷朝的百姓都沉迷于奇怪的祭祀,你要是能治好这国家,就算死了也值。但要是治不好,还不如早点走人。”于是,微子开就溜了。

再说说箕子这哥们儿,他跟纣王可是亲戚关系。当初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,箕子就感叹说:“这货用上了象牙筷子,接下来肯定得用玉杯,然后就会想要搜罗天下奇珍异宝来满足自己的欲望。这骄奢淫逸的风气一旦开始,就再也刹不住了。”后来纣王果然越来越过分,箕子劝他,他也不听。有人劝箕子:“你赶紧走吧,别在这儿待着了。”箕子却说:“作为臣子,劝谏君王不听就逃跑,这等于是揭君王的短,向老百姓显示自己的聪明,我干不出来这种事。”于是他就装疯卖傻,故意把头发弄乱,去当了奴隶。后来他就隐姓埋名,靠弹琴来抒发内心的悲伤,那曲子后来被人们称为《箕子操》。

还有位王子比干,也是纣王的亲戚。他看到箕子因为劝谏而被当成奴隶,心里那叫一个气啊,就说:“君王有错,臣子不拼死力争,那老百姓还有啥指望?”于是他就直言不讳地劝谏纣王。纣王一听,火冒三丈,说:“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窟窿,这是真的吗?”说完就把比干给杀了,还剖开他的肚子看他的心。哎,这纣王,真是够狠的!

微子这货挺有意思,他说:“父子之间有血缘关系,而君臣之间纯粹是道义上的联系。所以老爹犯了错,儿子劝三次不听,那就跟着他一起哭;臣子劝三次不听,那就拜拜了您嘞,走人!”于是太师和少师就劝微子赶紧开溜,微子也就麻溜地走了。

后来周武王伐纣成功,微子就拿着祭祀用的家伙事儿,跑到军门那儿,光着膀子,两手被反绑着,左边牵着羊,右边拿着茅草,跪着往前走,那画面简直了。武王一看,觉得这货挺识时务的,就放了微子,还让他官复原职。

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封起来,让他继续祭祀殷朝的祖先,还派了管叔和蔡叔去辅佐他。

武王灭了殷朝之后,还特意去拜访了箕子。

武王说:“哎呀,老天爷把老百姓安排得明明白白,让他们和睦相处,可是我这脑袋瓜子里就是搞不清这其中的道理啊。”

箕子回答说:“以前鲧治水失败,搞得五行都乱了套,天帝大怒,觉得常规秩序都被搞乱了。于是鲧就被干掉了,禹接替他继续治水。天帝就给了禹一套治国大纲,让常规秩序得以恢复。

“这大纲啊,第一条是五行,第二条是五事,第三条是八政,第四条是五纪,第五条是皇极,第六条是三德,第七条是稽疑,第八条是庶徵,第九条是用五福和畏六极来治乡。

“五行啊,就是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。水呢,滋润万物;火呢,热烈向上;木呢,能屈能伸;金呢,能变形;土呢,是庄稼的根本。水味咸,火味苦,木味酸,金味辛,土味甜。

武王听得津津有味,连连点头:“箕子老师,您真是学识渊博啊!我得好好向您学习学习。”

箕子微微一笑,心想:小样儿,还知道尊敬老人啊!那就继续给你讲讲这治国的大道理吧。

“五事嘛,简单来说就是:一看长相,二听说话,三观察眼神,四考验听力,五考验思维。长相得恭敬,说话得顺从,眼神得明亮,听力得敏锐,思维得睿智。恭敬就能显得严肃,顺从就能治理得井井有条,眼神明亮就能显得聪明,听力敏锐就能出谋划策,思维睿智就能成圣成贤。

“八政啊,那就是吃饭、买卖、祭祀、建设、教育、司法、外交和军事这八大块。说白了,就是衣食住行、生老病死、国家大事都得靠这八政来搞定。

“五纪嘛,就是岁数、月份、日子、星星和历法。这些都是用来记录时间和天文现象的,虽然听起来很玄乎,但咱们也得知道个大概,不然怎么跟古人对话呢?

“皇极啊,就是皇帝要建立的最高准则。他要收集各种福气,赐给老百姓,让老百姓都遵循他的准则。老百姓呢,别搞小团体,别比谁的品德差,都得听皇帝的。有才能、有作为、有操守的人,皇帝都会记得。不遵循准则的,就会受到惩罚。皇帝呢,要表现出自己的好品德,赐给老百姓福气。这样,天下就太平了。别欺负孤儿寡母,也别怕有权有势的人。有才能的人,要让他们施展才华,国家才会昌盛。那些当官的,要是家里富了还不知足,那就是他们的罪过了。别偏爱谁,也别对谁不公平,都得按照皇帝的准则来。别搞个人喜好,也别做坏事,都得按照皇帝的路子来。这样,天下才能公平正直。总之呢,就是要有个最高准则,大家都得遵守。皇帝呢,就像个大家长一样,教导老百姓怎么做人做事。

“三德嘛,就是正直、刚强和柔和这三种品德。平平安安就是正直,对付强横不友善的人就要刚强,对待亲近的人就要柔和。深沉稳重的人适合刚强,聪明伶俐的人适合柔和。皇帝是造福的,也是发威的,吃得好穿得暖。要是大臣们也想着造福发威吃好穿好,那可就坏了,家破国亡都是轻的,老百姓都得跟着遭殃。”

话说这“稽疑”啊,就是找些靠谱的占卜师来帮忙算卦。占卜师们就开始忙活了,嘴里念念有词:“雨啊,济啊,涕啊,雾啊,克啊,贞啊,悔啊。”一共七种情况。卜五次,选两次结果最靠谱的,这就叫“衍貣”。找三个占卜师一起算,两个说一样就听谁的。要是遇到大事儿,皇上得琢磨琢磨,大臣们得琢磨琢磨,老百姓也得琢磨琢磨,再让占卜师们琢磨琢磨。大家都说行,那就大吉大利,皇上身体倍儿棒,子孙后代都发达。要是皇上和占卜师都说行,但大臣和老百姓都反对,那也算吉利。反正啊,人多力量大,大家意见一致就是大吉,意见不统一就可能出事儿。

再说说“庶徵”,这就是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吉凶。比如看雨水、阳光、温暖、寒冷、风啊这些。这些自然现象都得按时来,按顺序来,那庄稼就长得好。要是哪个现象不正常,那就可能是凶兆。吉兆有哪些呢?比如天气肃穆、雨水适中、阳光温暖、风调雨顺。凶兆呢?比如天气一直干旱、一直闷热、一直寒冷、一直刮风。这些啊,都跟年月日时有关,要是都对了,那就百事顺利;要是乱了套,那就麻烦不断。

老百姓呢,就像星星一样,有的星星带来好风,有的带来好雨。日月运行有规律,冬天夏天轮流来。月亮跟着星星走,风啊雨啊就跟着来。

那“五福”是啥呢?就是长寿、富贵、健康安宁、品德高尚、善终。那“六极”呢?就是短命、疾病、忧愁、贫穷、丑恶、懦弱。

后来武王把箕子封到朝鲜去了,但也不用他当臣子。后来箕子去朝见周王,路过原来殷朝的地方,看到宫殿毁了,长了庄稼,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。想哭又哭不出来,想掉眼泪又觉得太娘,于是就作了首《麦秀》的诗来抒发感情。诗里唱道:“麦子长得绿油油,禾黍也茂盛。那个狡猾的家伙啊,不跟我好!”这“狡童”指的就是纣王。殷朝的老百姓听了这诗,都哭得稀里哗啦的。

武王去世后,成王还小着呢,周公旦就暂时替他管理国家。可这时候啊,管叔和蔡叔这俩家伙开始怀疑周公旦了,竟然跟武庚一起搞叛乱,想偷袭成王和周公旦。周公旦也不是吃素的,他接了成王的命令,就把武庚给杀了,管叔也给咔嚓了,蔡叔则流放。搞定这些乱臣贼子后,周公旦就派微子开去代替武庚,继续管理殷朝的旧民,还特地作了篇《微子之命》来表明微子开的地位,让他建都于宋国。微子开这人呢,仁慈又贤明,殷朝的遗民都很尊敬和爱戴他。

微子开去世后,他弟弟衍继位,这就是微仲。微仲去世后,儿子宋公稽继位。宋公稽去世后,儿子丁公申继位。丁公申去世后,儿子湣公共继位。湣公共去世后,弟弟炀公熙继位。炀公一上台,湣公的儿子鲋祀就干掉他自立为君,说:“我本来就应该当王!”这就是厉公。厉公去世后,儿子厘公举继位。

厘公十七年的时候,周厉王那倒霉蛋儿被赶出都城,跑到彘地去了。

到了厘公二十八年,厘公也去世了,儿子惠公琤继位。惠公四年,周宣王即位。惠公干了三十年,也去世了,儿子哀公继位。可哀公这命短啊,元年就去世了,儿子戴公继位。戴公干了二十九年,周幽王那货被犬戎给杀了,这时候秦国也开始崛起,成了诸侯国。

又过了五年,戴公也去世了,儿子武公司空继位。武公有个女儿,嫁给了鲁惠公,后来生了鲁桓公。武公干了十八年,也去世了,儿子宣公力继位。这宋国啊,就这么一代代传下去,虽然中间有些小波折,但总算是稳住了阵脚。

宣公有个太子叫与夷。可宣公十九年时,他突然病重,就把弟弟和找来,对他说:“你哥我快不行了,这王位啊,按规矩应该是父死子继,兄死弟及。所以啊,我打算让你继位。”弟弟和听了,再三推辞,但最后还是接受了。宣公去世后,弟弟和就继位了,这就是穆公。

穆公干了九年,也病倒了。他找来大司马孔父,说:“先君宣公当初没让太子与夷继位,而是选了我,这份恩情我不能忘。所以,我死后,你一定要让与夷继位。”孔父却说:“可是群臣们都想立公子冯啊。”穆公坚决地说:“别立冯,我不能对不起宣公。”于是,穆公就把公子冯送到郑国去了。八月庚辰,穆公去世,他的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继位,这就是殇公。有君子听到这个消息后,评价说:“宋宣公真是个明白人啊,他立弟弟为君是出于大义,最后这王位还是回到了他儿子手里。”

殇公继位的第一年,卫国公子州吁就杀了他的国君自立为君,他还想拉拢其他诸侯国,就派人去宋国说:“冯在郑国,他可能会搞乱,咱们一起讨伐他吧。”宋国就答应了,跟卫国一起攻打郑国,但打到郑国东门就撤退了。第二年,郑国为了报复,就来攻打宋国。从那以后,诸侯国们就经常来侵犯宋国。

殇公九年时,大司马孔父嘉的老婆长得特别漂亮。有一次她出门,正好遇上太宰华督,华督一看就迷上了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看。华督为了得到孔父嘉的老婆,就开始在国中散布谣言说:“殇公才继位十年,就打了十一场仗,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,这都是孔父嘉搞的鬼。咱们得杀了孔父嘉,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。”这一年,鲁国也发生了弑君的事,鲁隐公被杀了。到了殇公十年,华督终于动手杀了孔父嘉,霸占了他的老婆。殇公得知后大怒,想要惩治华督,结果反被华督给杀了。于是,华督就从郑国把穆公的儿子冯接回来继位,这就是庄公。哎,这宋国的王位啊,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,一波三折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
庄公继位的第一年,华督就担任了宰相。到了庄公九年,华督把郑国的祭仲给绑了,逼他同意立突为郑国的国君。祭仲没办法,只好答应,于是突就顺利继位了。庄公干了十九年,终于驾鹤西去,他的儿子湣公捷继位。

湣公七年时,齐桓公也登上了国君的宝座。到了湣公九年,宋国发生了水灾,鲁国就派臧文仲去慰问。湣公自责地说:“唉,我因为没能好好侍奉鬼神,政治也没搞好,所以遭了水灾。”臧文仲听了这话,直夸湣公有自知之明。其实啊,这话是公子子鱼教湣公说的,为的就是给宋国挽回点面子。

到了湣公十年夏天,宋国出兵攻打鲁国,双方在乘丘开战。结果鲁国活捉了宋国的南宫万。后来宋国人用鲁国提出的条件交换,南宫万就回了宋国。湣公十一年秋天,湣公和南宫万一起去打猎。俩人因为下棋吵了起来,湣公一怒之下,就侮辱南宫万说:“我本来挺尊敬你的,可你现在不过是个鲁国的俘虏!”南宫万这人是个大力士,一听这话就火了,直接在蒙泽这个地方用棋盘把湣公给砸死了。大夫仇牧得知消息后,立刻带兵冲到王宫门口。南宫万一不做二不休,把仇牧也给杀了,仇牧死得那叫一个惨啊,牙齿都磕在宫门上了。接着,南宫万又杀了太宰华督,然后立公子游为国君。其他的公子们呢,都跑到了萧邑,公子御说则跑到了亳邑。南宫万的弟弟南宫牛领兵包围了亳邑。到了冬天,萧邑的人和宋国的公子们联手,干掉了南宫牛,杀了新君公子游,立公子御说为国君,这就是宋桓公。而南宫万呢,跑到了陈国。宋国人想拿赎金去换他回来,结果陈国人使了个阴招,让女人灌他喝了很多烈酒,等他醉得不省人事后,就用皮革把他裹起来送回了宋国。宋国人一生气,就把南宫万给剁成了肉酱。哎,这南宫万也算是个悲剧人物了,从英雄到肉酱,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。

桓公二年时,诸侯们集结起来讨伐宋国,结果走到宋国郊区就撤退了,可能是怕晒吧。三年后,齐桓公开始称霸诸侯。到了二十三年,宋国从齐国接回了卫国的公子毁,立他为国君,这就是卫文公。有趣的是,卫文公有个妹妹还嫁给了宋桓公,成了桓公夫人。同一年,秦穆公也登上了国君宝座。

桓公在位三十年时,得了重病。太子兹甫挺有风度的,他觉得自己不够格,想让给庶出的哥哥目夷当继承人。可桓公觉得这太子挺有义气,就没听他的。三十一年春天,桓公去世了,太子兹甫顺利继位,这就是襄公。襄公还挺看重目夷的,让他当了宰相。可就在桓公还没下葬的时候,齐桓公就在葵丘召集诸侯开会,襄公也跑去参加了。

襄公七年时,宋国的天上出现了奇景,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,跟雨一起下,还有六只鹳鸟被风吹得倒退着飞,可见那风有多大!

到了第八年,齐桓公去世了,宋国就想着搞个盟会。十二年春天,宋襄公在鹿上搞了个盟会,想拉楚国入伙,楚国人也答应了。公子目夷劝他说:“小国搞盟会,容易招祸啊。”可惜襄公没听进去。秋天,诸侯们在盂地开会结盟,目夷又说:“祸事快来了吧?您欲望太大了,怎么承受得起啊!”结果楚国真的把宋襄公抓起来伐宋。冬天,大家在亳地开会,才把宋襄公给放了。子鱼说:“祸事还没完呢。”

果然,十三年夏天,宋国就去打郑国了。子鱼说:“祸事就在这儿了。”秋天,楚国为了救郑国,就来打宋国。襄公准备迎战,子鱼又劝他说:“老天早就抛弃商朝了,咱们赢不了的。”冬天十一月,襄公和楚成王在泓水开战。楚国人还没过河呢,目夷就说:“他们人多我们人少,趁他们还没过河,赶紧打!”襄公不听。等楚国人过了河还没排好阵型,目夷又说:“可以打了!”襄公却说:“等他们排好阵。”结果等楚国人排好阵,宋国人一冲上去,就被打得大败,襄公还受了伤。国人们都埋怨襄公,襄公却说:“君子不攻击困顿的人,不打没排好队的敌人。”子鱼听了就说:“打仗是为了赢啊,哪儿来的这些常言!要真像您说的那样,咱们干脆当奴隶算了,还打什么仗啊?”

楚成王救完郑国后,郑国就设宴款待他。结果这货吃饱喝足后,还顺手牵羊把郑国的两个美女给带走了。叔瞻看后直摇头:“这楚成王也太没礼貌了吧,他还能有好下场?这礼数啊,最后都得沦落到没区别的地步,我就知道他成不了霸业。”

这一年,晋国的公子重耳路过宋国。襄公因为之前在楚国吃过亏,就想找个靠山,于是就用二十辆马拉的车这种豪华大礼包来款待重耳。

到了襄公十四年夏天,这位因为泓水之战受伤而一直病怏怏的襄公终于撑不住,去世了。成公元年,晋文公上台了。过了三年,宋国就背叛了和楚国的盟约,转而去亲近晋国,毕竟晋文公对他们有恩啊。又过了一年,楚成王来伐宋,宋国赶紧向晋国求救。到了晋文公五年,晋国出兵救了宋国,楚军就撤退了。可惜啊,九年后晋文公也去世了。又过了两年,楚国的太子商臣干掉了他老爸楚成王,自己当上了国君。然后宋国的邻居秦国也换了领导,秦穆公去世了。

到了成公十七年,成公也追随前辈们的脚步,去世了。结果他弟弟御为了夺位,杀了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,自己当上了国君。可宋国人哪能让他这么胡来,一起动手把他给干掉了,然后立成公的小儿子杵臼为国君,这就是昭公。这宋国的政治啊,就像一部永不停歇的肥皂剧,你方唱罢我登场,真是热闹得不行。

昭公四年的时候,宋国在长丘这个地方把长翟缘斯给打趴下了。到了七年,楚庄王这货也登上了国君宝座。

九年的时候,昭公这哥们治国无道,老百姓都不待见他。而他的弟弟鲍革呢,既贤明又礼贤下士,简直就是国民好弟弟。说起来,之前襄公的夫人还想跟公子鲍来个浪漫邂逅,可惜没成,于是她就帮公子鲍在国内发福利,还拉拢大夫华元当右师。后来有一天,昭公出去打猎,夫人王姬就派卫伯去干掉昭公杵臼。就这样,弟弟鲍革顺利上位,成了文公。

文公元年,晋国带着一群诸侯来讨伐宋国,理由是宋国弑君。但一听说文公已经稳定了政权,他们也就撤退了。到了第二年,昭公的那些儿子们因为文公是他母亲弟弟的儿子,就联合武、缪、戴、庄、桓这些家族搞叛乱。文公一怒之下,把这些人都给杀了,还把武、缪两家的族人给赶出了宋国。

四年春天,楚国命令郑国去攻打宋国。宋国派华元出战,结果郑国把宋国给打败了,还抓了华元。华元这人在战前杀了羊给士兵们吃,结果他的司机因为没分到羊羹就怀恨在心,直接开车冲进了郑军阵地,导致宋军大败,华元也被抓了。后来宋国用一百辆兵车和四百匹文马来赎华元,结果还没完全交赎金呢,华元就偷偷跑回了宋国。

到了十四年,楚庄王把郑国给围了。郑伯只好投降楚国,然后楚国又把他给放了。

十六年的时候,楚国派使者经过宋国,宋国因为之前的仇恨,就把楚国的使者给抓了。九月,楚庄王为了救使者,就围了宋国。围了五个月还没解围,宋国城里都快饿死了,华元就晚上偷偷去见楚将子反。子反把情况告诉了楚庄王。庄王问:“宋国城里现在怎么样了?”子反说:“他们都饿得只能析骨而炊,易子而食了。”庄王感叹:“这话真不假啊!我军也只有两天的粮食了。”就这样,两国因为都快饿死了,就各自撤军了。

二十二年,文公去世,他的儿子共公瑕继位。从这开始,宋国开始搞厚葬。那些君子们就开始批评华元不忠了,说他搞这么多花样,简直就是在糟蹋国家。

共公十年的时候,华元这哥们儿跟楚将子重关系好得不得了,又跟晋将栾书打得火热,于是他就搞了个骚操作——同时跟晋国和楚国结盟。结果到了十三年,共公去世了,华元成了右师,鱼石则成了左师。可没想到,司马唐山这货居然攻杀了太子肥,还想干掉华元。华元一看情况不对,赶紧逃到晋国去。鱼石一看这不行啊,得把他拉回来,于是追到河边才把华元劝回来。回来后,华元就把唐山给干掉了。然后他们就立了共公的小儿子成为国君,这就是平公。

平公三年,楚共王把宋国的彭城给占了,还把它封给了宋左师鱼石。这鱼石可算是捡了个大便宜。结果到了四年,诸侯们看不下去了,一起把鱼石给干掉了,还把彭城还给了宋国。就这样,鱼石的好日子就到头了。过了三十年,楚国的公子围干掉了自己的国君,自己当上了灵王。又过了九年,平公去世了,他的儿子元公佐继位。

元公三年,楚国的公子弃疾又干掉了灵王,自己当了平王。这楚国真是热闹啊,国君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。到了元公八年,宋国居然发生了大火。到了十年,元公这哥们儿可能脑子有点问题,居然诈杀了好多公子,结果搞得大夫华氏、向氏都闹起了叛乱。这时候,楚平王的太子建跑到宋国来避难,一看宋国这乱成一锅粥的样子,赶紧又跑到郑国去了。到了十五年,元公为了给鲁昭公躲避季氏而跑到国外去,还帮忙求情让鲁昭公回国。结果元公在道上就去世了,他的儿子景公头曼继位。这宋国啊,真是一言难尽啊!

景公十六年那会儿,鲁阳虎这家伙来投奔宋国,可没待多久又溜了,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。到了二十五年,孔子老人家路过宋国,结果宋国的司马桓魋看他不顺眼,想要干掉他。孔子一听风声不对,赶紧换了身衣服就溜了。又过了几年,曹国这边先背叛了宋国,然后又背叛了晋国。宋国一怒之下就去攻打曹国,晋国这次居然没出手相救,结果曹国就被宋国给灭了。

三十六年的时候,齐国的田常这家伙干掉了简公,自己当上了老大。三十七年,楚惠王也不甘示弱,把陈国给灭了。那时候天上还出现了个奇怪的天象,叫做“荧惑守心”,这心呢,正好是宋国的分野。景公一看这天象,心里就咯噔一下,觉得不对劲。司星子韦就跟他说:“这灾啊,可以移到相国身上。”景公一听就不乐意了:“相国可是我的得力干将啊!”子韦又说:“那移到百姓身上?”景公更不高兴了:“我作为君主,怎么能让百姓受苦?”子韦想了想,又说:“那就移到今年的收成上吧。”景公还是不同意:“今年要是收成不好,百姓们都得挨饿,那我这个君主还当得有什么意义?”子韦就笑了:“您看啊,这天虽然高,但它还是会听咱们这些地上人的话。您刚才说了三句这么有君主风范的话,我看那天象应该会有所变动的。”结果他们就这么等着,果然那天象移动了三次。

六十四年过去,景公也去世了。这时候宋国的公子特发动了政变,杀了太子自立为君,这就是昭公。说起来这昭公啊,其实是元公的曾孙,只不过是个庶出的。昭公的父亲公孙纠,公孙纠的父亲公子珰秦,而珰秦正是元公的小儿子。当年景公杀了昭公的父亲公孙纠,所以昭公心里一直有怨恨,这次就干脆杀了太子自己当上了国君。这宋国的政治啊,真是比咱们写小说还要精彩!

昭公四十七年挂了,他的儿子悼公购由接了班。可惜悼公也是个短命鬼,只干了八年就驾鹤西去了,于是他的儿子休公田就上台了。休公田又干了二十三年,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辟公辟兵。辟公辟兵干得更短,才三年就oVER了,然后他的儿子剔成继位。剔成这哥们儿干了四十一年,结果被他弟弟偃给偷袭了,剔成只好逃到齐国去避难,偃就自立为宋君了。

这偃哥一上台就飘了,第十一年就自称王,东边打败齐国,抢了五座城;南边又干翻楚国,占了三百里地;西边还揍了魏国一顿,跟齐、魏都成了敌国。这货还搞了个奇葩仪式,把血装进皮囊里挂起来射,美其名曰“射天”。他整天就知道喝酒玩女人,大臣们一劝他,他就拿箭射人家。于是诸侯们都说:“这货真是个‘桀宋’啊!”意思就是比夏桀还残暴。大家都觉得这货这么搞下去,宋国迟早得完,于是纷纷告状,让齐国出兵讨伐宋国。结果王偃干了四十七年,齐湣王就联合魏、楚把宋国给灭了,杀了王偃,把宋国的地给分了。

太史公说啊,孔子曾经称赞过“微子跑了,箕子当了奴隶,比干劝谏被杀,殷朝有三位仁人啊”。春秋时期的人们批评宋国的混乱是从宣公废除太子而立弟弟开始的,结果搞得国家乱了十世。襄公那时候想搞仁义,想当盟主,他的大夫正考父还特地作了篇《商颂》来赞美他。虽然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败了,但有些人还是觉得他有礼让之风,值得表扬。

殷朝有三仁,微子、箕子都是纣王的亲信。一个被囚,一个跑路,都不顾自身安危。歌颂他们的是客人,书写他们的是宾客。最终传承了他们的后代,有的还叙述了他们的道德准则。微仲的后代,世代都忠诚勤勉。穆公也能让贤,实在是知人善任。可惜泓水之战的失败,说明有君主而无贤臣。偃自称“桀宋”,这是上天要抛弃殷朝啊!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春满香夏 艳海风波 都市花语 乡野神医 小村春色 覆雨大唐之无限风流 穿越大周 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 美人沟 大奉打更人 清穿皇妃要娇养 宜昌鬼事 斗破:多子多福,我打造最强家族 年代1960:穿越南锣鼓巷, 四合院之平静生活 我!隐世宗门掌教 四合院:别劝了,在劝我就无敌了 诸界入侵,反向获取诸界资源 仙人之上 四合院:诸天人生 
经典收藏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 我当皇帝那些年 李治你别怂 混在三国当军阀 重生大唐做可汗 大秦:一剑开天门,被金榜曝光了 权倾天下,皇帝也怕我三分 秦时:成为嬴政的影子 快穿之女配任务进行时 历史聊天群:本王只想搞钱 冉魏霸业 倾世风华,毒医商妃惑天下 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 穿越时空当王爷 洪武大帝?本太子的傀儡而已! 凤主江山,攻占腹黑王爷 三国:神选项羽,震惊十八路诸侯 三国少年时代 三国:汉家天下 大唐:长乐请自重,我真不想当驸马 
最近更新大唐:吾父赵王李元霸 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 汉末乱云飞 沈家大小事 汉末浮沉书 大唐:九五至尊 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 开局: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 穿越李自成,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 大秦: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 高武大秦:当世儒仙,竟是祖龙 三国:卧龙出山,我请刘备赴死 太子我啊,最喜欢做好事了 开局一颗头,争霸全世界 穿越时空王朝命运 万世之大唐 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 住手啊!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 红楼,开局天象大宗师,武镇天下 大宋天朝之裂变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