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

脚印飞舞

首页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 以三国为基,铸至高圣朝 抗日:大将之路 大明:我最强皇孙,请老朱退位 夺舍崇祯:成就华夏帝国 三国:我,神谋鬼算李伯川 民国战神 大军阀:杀敌暴兵,建立无上帝国 三国:刘备之子,西秦霸王 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9章 晋世家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这晋国的唐叔虞啊,乃是周武王的亲儿子,成王的亲弟弟。想当年,武王跟叔虞的老妈约会时,梦到天老爷对他说:“我命令你生个儿子,名字叫虞,我还会给他一块叫唐的地儿。”后来武王真生了个儿子,手心儿上还有个“虞”字儿,于是就给他取名叫虞了。

武王去世后,成王继位,那时候唐地儿乱得一塌糊涂,周公就出手给灭了。有一次成王跟叔虞闹着玩儿,拿桐叶削了个小玉珪给叔虞,说:“这个封地给你啦!”旁边儿的史佚一听,赶紧请求选个日子正式封叔虞为诸侯。成王说:“我就是跟他开个玩笑而已。”史佚一脸正经地说:“天子无戏言啊!您说的话史官得记下来,还得按礼节来办,甚至还要编成歌来唱呢。”于是成王就真把唐地儿封给了叔虞。唐地儿就在河、汾的东边儿,有方圆百里那么大,所以叔虞又叫唐叔虞。他姓姬,字子于。

这唐叔虞的儿子叫燮,继承了老爸的位子,成了晋侯。晋侯的儿子宁族呢,就成了武侯。武侯的儿子服人,就成了成侯。成侯的儿子福,就成了厉侯。厉侯的儿子宜臼,就成了靖侯。从靖侯开始呢,他们的在位年份就都能推算出来了。不过从唐叔虞到靖侯这五世啊,他们的在位年数就搞不清楚了。

这晋国的历史啊,就像一部大型家庭连续剧,一代接一代,有戏有笑有泪,还有那么点儿乱。不过啊,正是这些个起起伏伏,才让这历史变得格外有趣呢!

话说这靖侯十七年啊,周厉王这货就像个糊涂蛋加暴君,搞得国人都想造反了。于是厉王只好逃到彘地去避难,大臣们就接手政务,这段时期就叫做“共和”。

靖侯蹦跶了十八年,终于也挂了,于是他的儿子厘侯司徒就接了班。厘侯干了十四年,周宣王这才上台。又过了四年,厘侯也走了,他的儿子献侯籍就顶了上去。献侯干了十一年也去世了,接下来是穆侯费王闪亮登场。

穆侯这货第四年就娶了齐国的姜氏美女当老婆。第七年去伐条,然后生了个太子叫仇。第十年又去伐千亩,还立了点小功,顺便生了个小儿子叫成师。这晋国的师服就说了:“这事儿有点不对劲儿啊!君主的儿子们怎么取这种名字?太子叫仇,仇不就是仇敌的意思吗?小儿子叫成师,成师听起来就像是能成大事的人。名字都是自己取的,事物也都是自己定的。现在嫡子的名字反倒有反意,这晋国以后还能不乱吗?”

穆侯蹦跶了二十七年,终于也撑不住了,结果他弟弟殇叔就趁机自立为君,太子仇只好跑出去避难。殇叔干了三年,周宣王也去世了。又过了一年,穆侯的太子仇就带着一群小弟偷袭殇叔,成功上位,这就是文侯了。

这晋国的历史啊,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家庭伦理剧,一会儿这个上台,一会儿那个下台,连取名字都这么有戏。看来这晋国的未来,还真是充满了无限可能和笑料啊!

文侯这哥们儿干了十年,结果周幽王这货搞得天下大乱,犬戎一怒之下就把幽王给宰了,周朝只好往东边儿搬家。而这时候,秦襄公这货终于混上了诸侯的位子,真是不容易啊!

文侯死后,他的儿子昭侯伯就接了班。这昭侯元年啊,他把文侯的弟弟成师封到了曲沃这地儿。这曲沃可比晋君的都邑翼还要大呢!成师被封到曲沃后,大家都叫他桓叔。桓叔这人吧,都五十八了,但特别喜欢搞德治,所以晋国的人都特喜欢他。有个君子就说了:“晋国这乱子,我看就得出在曲沃了。这桓叔的地盘比国君还大,又得了民心,不乱才怪呢!”

过了七年,晋国的大臣潘父竟然把昭侯给杀了,然后想迎桓叔上台。桓叔这哥们儿也挺有野心,想趁机进晋国。可惜啊,晋国的人可不买他的账,直接发兵攻打桓叔。桓叔败了,只好灰溜溜地回到曲沃。晋国的人就立了昭侯的儿子平为君,这就是孝侯了。而那潘父呢,当然是被杀了。

孝侯干了八年,桓叔也去世了,他的儿子鳝就接了桓叔的班,成了曲沃庄伯。孝侯十五年的时候,曲沃庄伯竟然在翼地把孝侯给杀了。晋国的人又气又急,直接攻打曲沃庄伯。庄伯没办法,又跑回曲沃去了。晋国的人只好再立孝侯的儿子郄为君,这就是鄂侯了。

这晋国的历史啊,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家族恩怨录!一会儿这个杀那个,一会儿那个又被立为君,真是比现在的肥皂剧还精彩啊!

鄂侯这哥们儿才干了两年,鲁隐公就上台了,真是个忙碌的时代啊!

鄂侯撑了六年,终于还是挂了。曲沃庄伯一听到消息,立马兴兵攻打晋国,想趁火打劫。周平王一看这不行,赶紧派虢公带兵去收拾曲沃庄伯。庄伯一看势头不对,赶紧跑回曲沃保命。晋国人呢,就商量着立鄂侯的儿子光为君,这就是哀侯了。

哀侯干了两年,曲沃庄伯也去世了,他儿子称代庄伯接了班,成了曲沃武公。哀侯六年的时候,鲁国那边竟然把自己的国君隐公给宰了,真是乱成一锅粥啊!哀侯八年,晋国又跑去侵略陉廷。陉廷一看不妙,就跟曲沃武公暗中勾结。到了九年,陉廷和曲沃武公一起攻打晋国,竟然在汾河旁边把哀侯给俘虏了。晋国人一看老大被抓了,赶紧立哀侯的儿子小子为君,这就是小子侯了。

小子侯元年,曲沃武公派韩万去把俘虏的晋哀侯给杀了,真是心狠手辣啊!曲沃武公这么一来,曲沃的势力就更加强大了,晋国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晋小子侯干了四年,曲沃武公竟然把他也给诱骗杀了。周桓王一看这不行,又派虢仲去攻打曲沃武公。武公一看情况不妙,又跑回曲沃去了。周桓王只好让晋哀侯的弟弟缗来当晋侯,这晋国啊,真是换老大跟换衣服一样快!

话说这晋侯缗干了四年,宋国人就把郑国的祭仲给抓了,然后扶持突当上了郑君。晋侯干了十九年,齐国人管至父竟然把自己的国君襄公给宰了,真是天下大乱啊!

晋侯熬到了二十八年,齐桓公这货终于称霸了。曲沃武公一看时机到了,立马攻打晋侯缗,把他给灭了,还把他的宝贝都献给周厘王。周厘王一看,这武公还挺懂事儿的,就封他为晋君,让他当诸侯。于是曲沃武公就把整个晋国都吞并了,真是厉害得不行!

这曲沃武公当王都三十七年了,觉得名字得改一改,于是就叫晋武公了。晋武公把都城定在晋国,之前在曲沃当王的时候,加起来总共干了三十八年。

说到这武公啊,他可是先晋穆侯的曾孙,曲沃桓叔的孙子。桓叔这哥们儿呢,是第一个被封到曲沃的。武公呢,是庄伯的儿子。从桓叔开始被封到曲沃,一直到武公灭了晋国,总共六十七年啊!武公终于代替晋国成了诸侯。他当了两年诸侯就去世了,如果从他在曲沃开始算起,他总共当了三十九年的王。他死后,儿子献公诡诸就接了班。

这晋国的历史啊,真是一出出精彩的大戏!从曲沃到晋武公,再到献公诡诸,这家族恩怨、权力斗争,简直比现在的宫斗剧还要精彩!

献公这哥们儿一上台,嘿,周惠王的弟弟穨就来搞事情,把惠王给攻了,惠王只好跑到郑国的栎邑避难去了。

献公五年,晋国出兵攻打骊戎,结果俘虏了骊姬和她弟弟,这姐妹俩长得那叫一个倾国倾城,献公一看就爱上了,天天宠幸得不得了。

到了八年,有个叫士蔿的大臣就跟献公说:“老大啊,咱们晋国这些公子公主太多了,不把他们干掉,将来肯定得出乱子。”献公一听,觉得有道理啊,于是就下令把这些公子公主全给杀了,还在都城附近建了个新城,叫绛,从此晋国就迁都到绛了。

九年的时候,那些逃命的公子们跑到了虢国,虢国一看有便宜可占,就两次攻打晋国,可惜都没打赢。到了十年,晋国想报复虢国,士蔿却说:“别急,等他们内部先乱起来。”

十二年,骊姬给献公生了个儿子叫奚齐。献公一看这儿子,心里就琢磨着要把太子给废了。于是他就找了个借口,说:“曲沃是咱们老祖宗的庙所在地,得有人守着;蒲城挨着秦国,屈城挨着翟国,也得有人看着。我不放心让其他儿子去,所以得让太子申生去曲沃,重耳去蒲城,夷吾去屈城。”就这样,太子申生、公子重耳、公子夷吾都被打发到了边疆。而献公自己呢,就带着心爱的骊姬和儿子奚齐在绛城过着快活日子。这下子,晋国上下都看出苗头了,知道这太子是当不长了。

太子申生的老妈是齐桓公的女儿,叫齐姜,可惜早就去世了。申生有个妹妹,后来嫁给了秦穆公当夫人。重耳的老妈呢,是翟国的狐家女儿;夷吾的老妈,又是重耳老妈的妹妹。这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,其中太子申生、重耳、夷吾这三个都是出了名的贤能。可惜啊,自从得了骊姬这姐妹俩,献公就对他们三个越来越疏远了。哎,这男人啊,一旦沾上了美色,就啥都不顾了!

话说这晋献公啊,十六年的时候心血来潮,搞起了军事改革,整出了两支大军。他自己带着上军,让太子申生带着下军,赵夙开车,毕万当副驾驶,一路浩浩荡荡地去攻打霍国、魏国和耿国。打完回来,晋献公还挺高兴,给太子在曲沃建了个城,又把耿国赏给了赵夙,魏国赏给了毕万,让他们当大夫。这士蔿一看,就摇头晃脑地说:“太子这地位啊,悬了。给他分个都城,还当了大官,这已经是极致了,哪还有机会当国君啊!还不如赶紧跑路,免得惹祸上身。学学那吴国的太伯,不也挺好吗?至少还能留个美名。”可惜啊,太子申生不听他的。那卜偃又跑出来说:“毕万的后代肯定牛逼。”毕万这名儿好啊,万是满数,魏是大名,这么一来,肯定是天命所归啊!你想想看,天子管老百姓叫兆民,诸侯叫万民,现在给毕万这么大的名头,将来他的手下肯定多如牛毛。

这晋献公十七年的时候,又派太子申生去攻打东山。里克这老臣子就劝献公说:“太子啊,他是负责祭祀祖宗和看守国家粮食的,每天还得给您准备饭菜,所以叫冢子。国君出巡他得守着国家,国君在家他就跟着,跟着叫抚军,守着叫监国,这都是古时候的规定啊。带兵打仗、出谋划策,那是国君和将军们的事儿,不是太子该干的。太子要是只管听命令,那就没威严;要是擅自作主,那就是不孝。所以啊,太子这身份,真的不适合带兵。您要是这么干,太子这位置就悬了,带兵也没威严,那还有啥用呢?”献公就说:“哎呀,我这儿子多,还没决定让谁当太子呢。”里克一看献公这态度,也就不多说了,退下去找太子。太子就问:“我是不是要被废了?”里克就鼓励他说:“太子您得加油啊!好好练练兵,别管那些闲言碎语,怕啥被废啊?您只要做好自己,别怪别人,就能免遭灾难。”于是太子就带着大军出发了,献公还特意给他穿了件偏衣,戴了个金玦。可惜啊,里克这老头子称病没去,太子就一个人带兵去攻打东山了。

话说这晋献公十九年,他琢磨着:“咱们老祖宗庄伯、武公那会儿平定晋国的内乱,虢国老是帮晋国打咱们,还藏着晋国的流亡公子,结果搞得一团糟。这事儿不解决,将来给子孙留下隐患啊。”于是他就派荀息去虞国借道,准备攻打虢国。虞国也傻乎乎地答应了,结果晋军就趁机把虢国的下阳给占了。

献公私下里跟骊姬说:“我想废了太子,让奚齐来接班。”骊姬一听,就哭着说:“太子已经立了,诸侯们都知道,而且他多次带兵打仗,百姓都拥护他。怎么能因为我这个贱妾就废了他立庶子呢?你要是真这么做,我就自杀算了。”骊姬表面上夸太子好,背地里却派人去诽谤太子,想让自己的儿子上位。

到了二十一年,骊姬就对太子说:“你爹梦见你妈齐姜了,你赶紧去曲沃祭祭她,然后把祭品献给你爹。”太子一听,挺孝顺的,就跑去曲沃祭妈,然后把祭品送给了献公。献公当时正好出去打猎,就把祭品放在了宫里。骊姬就偷偷在祭品里下了毒。过了两天,献公打猎回来,厨师就把祭品端上来了。献公刚要吃,骊姬就拦着说:“这祭品从老远的地方来,得先试试。”于是就先祭了地,结果地面凸起;又喂了狗,狗死了;再给小臣吃,小臣也死了。骊姬就哭着说:“太子怎么这么狠心啊!连他爹都想杀,更别说别人了。你爹都这么大岁数了,他还等不及想杀了你爹!”然后她对献公说:“太子这么做,就是因为我和奚齐。我情愿带着儿子逃到别的国家去,要是早点自杀,也不至于让母子俩被太子欺负。当初你想废太子,我还觉得不忍心;现在我真是后悔啊。”太子听说了这事儿,就逃到新城去了。献公大怒,就把太子的老师杜原款给杀了。有人劝太子说:“这药是骊姬下的,你为什么不自己去跟献公说清楚呢?”太子说:“我爹年纪大了,没骊姬就睡不好吃不香。就算我去说了,他也不会信,反而会生气。不行。”又有人劝太子说:“你可以逃到别的国家去。”太子说:“带着这种恶名出去,谁还会收留我?我还是自杀算了。”于是十二月戊申那天,太子就在新城自杀了。

话说重耳和夷吾这俩哥们儿听到骊姬诬陷太子的事儿后,心里咯噔一下,觉得情况不妙,于是赶紧脚底抹油——溜了。重耳跑到了蒲城,夷吾则去了屈城,俩人都把城门一关,严阵以待。当初献公让士蔿给这俩公子筑城,士蔿还磨磨唧唧的不愿意,结果被献公一顿臭骂。士蔿就解释说:“边境小城,又没多少敌人,筑那么结实的城干啥?”然后他还唱了个歌:“狐皮大衣毛茸茸,一国三公我懵懵,到底该跟哪个混?”最后总算是把城给筑好了。现在太子一死,这俩公子也只好回自己的城去保命了。

到了二十二年,献公一看这俩小子不辞而别,心里就琢磨着他们肯定是有啥阴谋,于是派兵去攻打蒲城。蒲城里的一个宦官勃鞮,居然劝重耳自杀,说这样还能留个全尸。重耳一听,这宦官是不是脑子进水了?赶紧翻墙逃跑,那宦官还追上去砍掉了他一块衣袖。重耳就这么一路狂奔,跑到了翟国。献公又派人去攻打屈城,结果屈城的人死守不降,愣是没攻下来。

这一年,晋国又找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。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就劝虞君说:“晋国这可不是借道那么简单,他们是想灭了咱们啊。”虞君却说:“晋国跟咱们一个姓,都是一家人,怎么会打咱们呢?”宫之奇就给他分析:“太伯和虞仲虽然是太王的儿子,但太伯跑了,所以没能继承王位。虢仲和虢叔却是王季的儿子,还当过文王的卿士,他们的功劳都记在王室里了。晋国要是灭了虢国,难道还会在乎咱们虞国吗?再说了,咱们虞国跟虢国的关系,就好比嘴唇和牙齿,嘴唇要是没了,牙齿也得冻得哆嗦。”可惜啊,虞君就是不听,硬是要借道给晋国。宫之奇一看这国君就是个糊涂蛋,赶紧带着族人跑了。结果冬天一到,晋国灭了虢国,虢公丑只好跑到周国去避难。然后晋国又回头把虞国也给灭了,把虞公和大夫井伯、百里奚都俘虏了,送给秦穆姬当陪嫁。荀息还牵着当初献给虞国的那匹宝马去见献公,献公一看就笑了:“这马倒是我的马,不过牙口也老了啊!”

话说这晋献公二十三年,终于忍不住发兵攻打屈城了,结果屈城一溃千里。夷吾一看势头不对,打算脚底抹油跑翟国去。冀芮却拦着他说:“哥,别冲动啊,重耳已经在翟国了,你现在去,晋国肯定会调转枪头打翟国,翟国怕晋国怕得要命,到时候你铁定遭殃。要不咱去梁国吧,梁国离秦国近,秦国牛啊,等咱君上百年之后,还可以找秦国帮忙复位呢。”于是夷吾就改道去了梁国。到了二十五年,晋国果然攻打翟国,翟国因为重耳的关系,也在啮桑反击晋国,晋国一看势头不对,就撤军了。

这时候晋国可是如日中天,西边有河西之地,跟秦国接壤;北边挨着翟国;东边一直延伸到河内。骊姬的弟弟还生了个儿子叫悼子。

二十六年夏天,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开会。晋献公本来也想去的,结果走到半路就病了,只好提前回家。病得越来越重,他就把荀息找来,说:“我打算让奚齐继位,但他年纪小,大臣们可能不服,我怕会乱。你能帮我稳住局面吗?”荀息拍着胸脯说:“能!”献公又问:“你怎么证明?”荀息豪气干云地说:“就算让死人复生,活人也不会觉得惭愧,这就是我的证明!”于是献公就把奚齐托付给了荀息,荀息当了相国,主持国政。秋天九月,献公就去世了。

里克和邳郑这俩人想扶重耳上台,就联合三个公子的人马搞叛乱,他们对荀息说:“现在有三股怨气要爆发,还有秦、晋两国在后面支持,你打算怎么办?”荀息说:“我不能辜负先君的嘱托。”结果十月里,里克就在丧礼上杀了奚齐,那时候献公还没下葬呢。荀息本来也想一死了之,但有人劝他不如立奚齐的弟弟悼子,荀息就听了,立了悼子,然后安葬了献公。可没想到十一月,里克又在朝廷上杀了悼子,荀息也殉死了。有人评价说:“《诗经》里有句话叫‘白圭的污点,还可以磨掉;话语中的污点,就没法去除了’,这不就是在说荀息吗?他真是守信用,不负其言啊。”想当初,献公打算攻打骊戎的时候,占卜的结果就是“齿牙为祸”。后来灭了骊戎,得到了骊姬,结果宠得她无法无天,最后还把晋国给搞乱了。

话说里克等人杀了奚齐和悼子后,就派人去翟国请公子重耳回来当国君。重耳一听,赶紧摆手说:“我当初是违背了父王的命令出逃的,现在父王去世了,我连守丧的礼数都尽不到,哪敢回国当国君啊?你们还是另选他人吧。”于是里克他们又派人去梁国请夷吾。夷吾本来也想回去,但吕省和郤芮却提醒他:“国内还有公子可以立为国君,你却要从外面回来,这让人怎么信得过?我们得想个办法。”于是郤芮就给了秦国一大笔钱,约定说:“要是我们能回去,就把晋国的河西之地送给秦国。”同时他还给里克写了封信:“要是真能让我当国君,我就封你为汾阳邑的领主。”秦穆公一看,这买卖划算啊,于是就发兵送夷吾回晋国。齐桓公听说晋国内乱,也带着诸侯们去了晋国。秦国军队和夷吾一到,齐桓公就派隰朋和秦国一起护送夷吾进入晋国,立为国君,这就是晋惠公。齐桓公到了晋国的高梁就回去了。

晋惠公夷吾元年,他派邳郑去感谢秦国,说:“当初我答应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,现在幸好能回国当国君。但大臣们都说:‘那是先君的地,你流亡在外,哪有资格擅自许给秦国?’我争了半天也没争过他们,所以只能跟秦国说声抱歉了。”同时他也没给里克汾阳邑,还夺了他的权。四月,周襄王派周公忌父和齐、秦的大臣们一起给晋惠公举行礼仪。惠公因为重耳还在外面,怕里克搞事儿,就赐死了里克。他对里克说:“要不是你,我当不上这个国君。但你毕竟杀了两个国君和一个大臣,我这国君当得也挺难啊。”里克回答说:“不废掉一些旧的,怎么能建立新的呢?你要杀我,总得有个理由吧?现在这么说,我懂了。”说完就拔剑自杀了。邳郑那时候正好去感谢秦国还没回来,所以逃过一劫。

晋惠公后来给恭太子申生改了葬。秋天,狐突去下面的小国办事,路上遇到了申生。申生让他停车,然后告诉他:“夷吾那厮太没礼貌了,我已经向上帝请求,要把晋国给秦国,秦国会祭祀我。”狐突说:“我听说神是不吃不是自己宗族的人的祭祀的,你这么做,祭祀岂不是要断了?你得好好想想。”申生说:“好吧,我再向上帝请示一下。十天后,新城西边会有个巫师看到我。”申生答应了,然后就消失了。到了约定的日子,狐突去了新城西边,果然又看到了申生。申生告诉他:“上帝已经答应惩罚有罪的人了,会在韩原那里。”于是小孩们就开始传唱:“恭太子改葬了,十四年后,晋国也不会昌盛,昌盛的是在他哥哥那里。”

邳郑出使秦国,听到里克被杀的消息后,就游说秦穆公:“吕省、郤称、冀芮这三个家伙其实并不服从晋惠公。如果我们给他们丰厚的贿赂,再跟他们一起谋划,把晋惠公赶出去,扶重耳上台,这事儿肯定能成。”秦穆公一听,觉得这主意不错,就派人跟邳郑一起回晋国,给了那三个人一大笔钱。那三个人拿到钱后,心里反而起了疑:“这钱给得这么多,话还说得这么甜,肯定是邳郑把我们给卖了!”于是他们一合计,就把邳郑、里克以及跟邳郑一派的七舆大夫都给杀了。邳郑的儿子豹逃到秦国,嚷嚷着要攻打晋国,但秦穆公没听他的。

晋惠公上台后,不仅背弃了给秦国的河西之地,还杀了里克和七舆大夫,这下老百姓可就不乐意了。他当国君的第二年,周天子派召公去晋国给晋惠公送礼,结果晋惠公态度傲慢,召公就讽刺了他一顿。

到了第四年,晋国闹饥荒,就向秦国求援。秦穆公问百里奚怎么办,百里奚说:“天灾嘛,哪个国家都会碰上。救灾恤邻,这是国家应该做的。给他们吧。”但邳郑的儿子豹却主张攻打晋国。秦穆公说:“他们的国君虽然可恶,但老百姓又没罪。”于是秦国还是给了晋国粮食,从雍州一直运到晋国的绛城。

到了第五年,秦国也闹起了饥荒,就向晋国求援。晋惠公跟大臣们商量这事儿,庆郑说:“当初秦国帮咱们上台,咱们却背弃了给他们的土地。现在他们饥荒,咱们应该报答他们。现在他们求援,咱们怎么能犹豫呢?”但虢射却主张攻打秦国,说:“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,他们不知道趁机收取,却借粮给咱们。现在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,咱们怎么能逆天而行呢?”于是晋惠公采纳了虢射的建议,不仅不给秦国粮食,还发兵攻打秦国。这下秦国可火了,也发兵攻打晋国。

话说这六年春天,秦穆公率领大军攻打晋国。晋惠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对庆郑说:“秦军这阵势,咋整啊?”庆郑翻了个白眼:“你当初是怎么对秦国的?现在人家来报仇,这阵势不也很正常吗?”晋惠公想卜卦选司机和副驾驶,结果庆郑都吉利。晋惠公不高兴了:“你个小子太不谦逊了。”于是换了步阳当司机,家仆徒当副驾驶,率军出征。

到了九月壬戌日,秦穆公和晋惠公在韩原大战一场。晋惠公的马不给力,秦兵一到,晋惠公就慌了,赶紧叫庆郑来开车。庆郑冷笑一声: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,现在知道了吧!”说完就走了。晋惠公没办法,又叫梁繇靡来开车,虢射当副驾驶,结果一不留神把秦穆公给撞了。秦穆公的勇士们一看老大被欺负了,立马冲上去把晋军打了个落花流水。晋军大败,秦穆公也不见了,反而把晋惠公给俘虏了。

秦穆公打算用晋惠公来祭天,结果晋惠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老婆,哭得稀里哗啦的。秦穆公说:“我本来想拿晋惠公找点乐子,现在看来还是算了。我听说箕子看到唐叔刚被封的时候,就说‘这以后肯定牛逼’,晋国哪能就这么灭了呢?”于是就跟晋惠公在王城结盟,放他回去了。晋惠公也派吕省回国告诉大家:“我虽然回去了,但没脸见祖宗,等我死了就立子圉当国君吧。”晋国人民一听,全都哭了。

秦穆公问吕省:“晋国现在和谐吗?”吕省说:“不和谐。小人们怕失去君主和国家,都支持子圉,说‘一定要报仇,哪怕跟戎狄结盟也行’。而那些君子们则爱戴君主,也知道自己有罪,都在等秦国的命令,说‘一定要报恩’。所以,不和谐。”于是秦穆公给晋惠公送了七牢作为礼物,十一月就把他送回去了。晋惠公回国后,杀了庆郑,整顿政治和教育。大家商量说:“重耳还在外面,诸侯们都希望他回来当国君。”就想派人去狄国杀重耳。重耳一听风声不对,立马跑到齐国去了。

过了八年,晋惠公让太子圉去秦国当人质。想当年,晋惠公流亡在梁国的时候,梁伯把女儿嫁给了他,生了一男一女。梁伯卜卦后说,这男孩将来会当人臣,女孩会当人妾,于是就给男孩取名圉,女孩取名妾。

又过了十年,秦国灭了梁国。这梁伯啊,就喜欢搞土木工程,修城墙挖护城河,把老百姓累得够呛,怨声载道。大家整天提心吊胆的,一有风吹草动就说“秦军来了”,结果秦国真的就把他给灭了。

到了十三年,晋惠公病重,他有好几个儿子呢。太子圉说:“我妈家在梁国,现在梁国被秦国灭了,我在秦国也没啥地位,在国内也没啥靠山。要是我爹不在了,那些大臣们肯定会轻视我,改立别的公子当国君。”于是他就跟他老婆商量一起逃跑回国。他老婆说:“你是太子,却沦落到这种地步。秦国派我来侍候你,就是为了稳住你的心。你要是跑了,我不跟你去,也不敢告发你。”于是子圉就逃回了晋国。十四年九月,晋惠公去世,太子圉继位,这就是晋怀公。

晋怀公这货,真是惹谁不好偏偏惹了秦国。秦国那边一肚子火,就开始找公子重耳,打算扶他上位。晋怀公这边也慌啊,怕秦国真打过来,就下令让所有跟重耳一起流亡过的晋国人都得按时回国,不按时回来的,全家都得遭殃。这狐突的儿子毛和偃就跟着重耳在秦国呢,狐突不肯叫他们回来,晋怀公就火了,把狐突给囚禁了。狐突这老头子还挺硬气,说:“我儿子跟重耳混了好多年了,你现在叫他回来,不是教他背叛君主吗?这我怎么教啊?”晋怀公一听,直接就把狐突给宰了。

秦穆公一看这机会来了,立马发兵送重耳回国,还派人告诉栾氏、郤氏这些党羽当内应。结果在高梁这个地方把晋怀公给干掉了,重耳就这么顺利上位,成了晋文公。

这晋文公重耳啊,是晋献公的儿子,从小就喜欢结交贤士。十七岁的时候,身边就有了五个牛逼哄哄的哥们儿:赵衰、狐偃(又叫咎犯,还是文公他舅舅呢)、贾佗、先轸、魏武子。献公当太子的时候,重耳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。献公一登基,重耳就二十一了。后来因为骊姬那档子事儿,重耳被派去蒲城守边,一守就是好多年。直到献公挂了,里克杀了奚齐和悼子,派人去请重耳回来当国君。可重耳这货怕死啊,就拒绝了。结果晋国就把他弟弟夷吾给扶上去了,这就是晋惠公。

晋惠公一上台,也是怕重耳回来抢位子,就派了那个宦者履鞮和一群壮士去杀重耳。重耳一听风声不对,就跟赵衰他们商量说:“咱当初跑狄国去,也不是觉得狄国多牛逼,就是因为它离晋国近,消息灵通,好跑路。现在咱在这儿也待够了,得找个更牛逼的国家去。那齐桓公不是挺好的吗?他一心想着当霸主,对诸侯也挺照顾。现在听说管仲、隰朋都死了,他肯定也想找些贤能的人来辅佐他,咱不如去碰碰运气?”于是就这么定了,重耳还跟他老婆说:“要是我二十五年还没回来,你就改嫁吧。”他老婆一听就笑了:“等你二十五年,我坟上的柏树都长得老高了。不过,我还是会等你的。”就这样,重耳在狄国待了十二年,然后才离开。

重耳一行人路过卫国,卫文公这老小子居然不搭理他们。一行人饿得咕咕叫,走到五鹿时,重耳实在饿得受不了,就向路边的农民讨点吃的。那农民也是个抠门鬼,居然拿了个土碗盛了点土给他。重耳一看,差点没气炸:“这是打发叫花子呢?”赵衰赶紧打圆场:“老大,别生气,这土代表着有土地啊,是吉兆!您赶紧拜谢吧!”

一行人到了齐国,齐桓公那叫一个热情啊,不仅好吃好喝伺候着,还把宗室的女儿嫁给重耳,又送了他二十辆马车。重耳在齐国一待就是两年,过得那叫一个舒坦。可惜好景不长,齐桓公一死,齐国就乱了套,重耳觉得再待下去也不是办法。可这货偏偏爱上了齐女,就是不想走。赵衰和咎犯急得直跺脚,最后在桑树下商量了个计策:把重耳灌醉,然后偷偷带走。重耳酒醒后发现自己被“绑架”了,气得要拿戈去砍咎犯。咎犯一脸淡定:“您要是想杀我,那就动手吧,我死而无憾。”重耳一听这话,也就消了气,一行人继续上路。

到了曹国,曹共公这货也是个没礼貌的主,居然想看重耳的肋骨。曹国大夫厘负羁看不下去了:“人家晋公子是个人才,又跟咱们同姓,现在落难了来投奔咱们,你怎么能这么没礼貌呢?”可惜曹共公没听他的。厘负羁只好偷偷给重耳送了点吃的,还在食物下面放了块璧。重耳收了吃的,但把璧还回去了。

离开曹国后,一行人又到了宋国。宋襄公刚在楚国吃了败仗,泓水之战还受了伤,一听说重耳是个人才,立马以国礼相待。

再到郑国,郑文公这货也是个白眼狼,对重耳不理不睬。郑国大夫叔瞻劝他说:“晋公子是个人才,他的随从都是国家栋梁,而且咱们还同姓呢。郑国是周厉王的后代,晋国是周武王的后代,咱们应该好好待他。”可惜郑文公没听他的。叔瞻又说:“你要是不礼遇他,那就干脆杀了他,免得以后成为国家的祸患。”郑文公还是不听。叔瞻摇摇头,心想:“这货真是没救了!”

重耳一行人逃离了楚国,到了楚成王的地盘。楚成王这货还挺给面子,用接待诸侯的礼节来款待重耳。重耳这货倒挺有自知之明,连忙摆手说:“别别别,我担不起这么大的礼儿。”赵衰赶紧给他打气:“老大,您在外面流浪了十几年,小国都不把你当回事儿,更别说大国了。现在楚国这么给面子,您就别客气了,这可是老天在帮你啊!”于是楚成王就用客人的礼节见了重耳。

在楚国这段时间,楚成王对重耳那叫一个热情啊,可重耳却表现得特别低调。楚成王有点好奇,就问:“你要是回了晋国,打算怎么报答我啊?”重耳这货挺实诚,说:“您啥都不缺,我也不知道怎么报答您。”楚成王不甘心啊,又问:“那你总得意思意思吧?”重耳想了想,说:“实在不行,我就跟您在平原上干一架,我让您三舍之地。”这话把楚将子玉给惹毛了,嚷嚷着要杀重耳。楚成王摆摆手:“别冲动,这重耳不是一般人,他身边的人也都不是吃素的,这是老天安排的,咱可不能乱来。”

在楚国待了几个月后,晋国的太子圉逃到了秦国,秦国那边就火了啊,听说重耳在楚国,就派人把他给叫了过来。楚成王挺大气,说:“楚国离晋国太远了,你得经过好几个国家才能回去。秦国跟晋国挨着,秦王也是个贤明的君主,你赶紧去吧,我支持你!”说完还给了重耳一大堆好东西。

重耳到了秦国,秦缪公一下来了精神,把五个宗室的女儿都嫁给重耳,连他原来的老婆也一起送过来了。重耳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,司空季子就说:“国家都快被人灭了,还管什么老婆啊!接受这些亲事能跟秦国搞好关系,求他们帮忙回去,你可别因为这点小事儿耽误了大事儿啊!”重耳一听,有道理,于是就接受了。秦缪公高兴坏了,拉着重耳喝酒庆祝。赵衰还唱起了歌,秦缪公一听,说:“看来你是急着想回国了啊。”赵衰跟重耳一起拜谢:“我们就像干渴的庄稼等着下雨一样,盼望着您的帮助啊。”

这时候正好是晋惠公十四年秋天,晋惠公在九月挂了,他儿子圉继位。十一月,晋惠公下葬。十二月,晋国的大夫栾、郤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,都偷偷跑来劝重耳和赵衰他们回国,内应还挺多。于是秦缪公就发兵送重耳回晋国。晋国那边听说秦兵来了,也发兵抵抗,但心里都明白这是让重耳回来的。就是那些跟着惠公混的老臣子,像吕、郤这些人,他们不想让重耳继位。重耳在外面流亡了十九年,现在终于回来了,都六十二了,晋国人都挺支持他的。

文公元年春天,秦国那边把重耳送到了黄河边。咎犯这老小子就开始发话了:“老大,我跟着您走南闯北,犯的错误也不少了。这些我都知道,您就更别提了。既然到了这儿,我就此别过吧。”重耳一听,赶紧表态:“哥们儿,你要是跟我一起回国,有啥好处咱俩不共享的,就让河伯看着办!”说完,把一块璧扔到河里,算是跟咎犯立誓了。这时候,介子推也在船上,他一看这场面,就笑了:“老天爷明显是在帮公子您啊,咎犯这老小子倒好,把功劳全往自己身上揽,还想跟您要赏,真是够丢人的。我可不想跟他同流合污。”说完,他就悄悄地自己过河去了。

秦国的军队把令狐围了个水泄不通,晋国的军队则在庐柳扎营。二月辛丑这天,咎犯跟秦晋两国的大夫在郇地结盟。壬寅这天,重耳进了晋国的军队大营。丙午,他又进了曲沃。丁未,他在武宫朝拜了祖先,正式即位成了晋国国君,这就是晋文公。群臣都来朝拜他。那个怀公圉呢,吓得跑到了高梁。戊申这天,晋文公派人把怀公给杀了。

那怀公手底下的老臣吕省、郤芮,本来就不服晋文公,现在文公即位了,他们怕被杀,就合计着跟手下一起烧公宫,杀文公。这事儿文公还不知道呢。当初那个想杀文公的宦者履鞮知道了他们的计划,就想告诉文公,好解了自己以前的罪,于是求见文公。文公不见他,还派人去训他:“蒲城那事儿,你砍断了我一只袖子,我还没找你算账呢。后来我跟狄国国君打猎,你又替惠公来杀我。惠公跟你约好三天到,你倒好,一天就到了,你这是有多急啊?你自己好好想想吧。”那宦者也不怂,说:“我受过刑,不敢有二心,所以才犯了罪。现在您回国了,总不会还记着蒲城和狄国的事儿吧?想当年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,桓公却不计前嫌,让他辅佐自己称霸。现在我这受过刑的人把事儿告诉您,您却不见我,那祸事可就又要来了。”文公一听,有道理啊,于是就见了他,还从他那儿得知了吕省、郤芮他们的计划。文公想召见他们,但一想他们党羽众多,自己刚回国,国人可能会背叛自己,于是就来了个微服私访,跑到王城跟秦缪公会面,国人谁也不知道。三月己丑这天,吕省、郤芮他们果然反了,烧了公宫,但没找到文公。文公的手下跟他们打了起来,吕、郤他们一看不妙,想跑,结果被秦缪公诱到黄河边上给杀了。晋国这才安定下来,文公也得以回国。夏天的时候,文公还从秦国把老婆接了回来,秦国送给他的那几个老婆,最后都成了他的正式夫人。秦国还派了三千人来保护他,防备晋国内乱。

晋文公开始修理朝政,给百姓带来实惠。他开始赏赐那些跟随他流亡的臣子和有功之臣,功劳大的封给城邑,功劳小的也赐给尊位。不过,在还没全部行赏完毕的时候,周襄王的弟弟带难因事出逃,来到郑国的地盘,向晋国告急。晋国这时才刚刚安定下来,文公想要发兵救援,但又怕国内因此发生动乱,所以决定先赏赐那些一直跟随他而又没被封赏的臣子,其中就包括那位隐居的介子推。

介子推这人挺有意思,他从来不说自己要啥赏赐,所以你也不提赏赐他的事儿。他就说了:“当初跟随重耳的公子有九个,现在只剩下文公您了。惠公、怀公这俩货没啥人缘,被大家所抛弃;老天爷觉得晋国不该亡,所以肯定会有人来接管,能够主持晋国祭祀的人,不是您还有谁?这是老天爷的安排,但有些人却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,这不是扯淡吗?偷别人的东西,我们说他是盗贼,那些把老天爷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,这不是比盗贼还可耻吗?下面的人犯了错,上面的人却还赏赐他们,上下互相蒙骗,这种环境我实在是待不下去!”

他老妈听了,就说:“你为啥不主动去找文公要赏赐呢?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死了,谁会记得你?”介子推回答说:“我本来就怨恨他们那样做,如果我也跟着去争功求赏,那不就跟他们一样可耻了吗?再说了,我既然已经说出了怨言,就绝不会再去吃他们的俸禄了。”他老妈又问:“那你至少得让文公知道你的想法吧?”介子推回答说:“言语,是用来文饰自身的。我既然想要隐居,哪里还需要文饰呢?如果用言语来文饰自己,那就是在追求显贵啊。”他老妈听了,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,就说:“你能做到这样,我跟着你一起隐居。”于是,他们母子一直隐居到死也没再出现过。

介子推的手下很同情他,就在宫门上挂了一封信,信上写着:“龙想要飞上天,需要五条蛇来辅助。现在龙已经飞上天了,四条蛇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洞穴,只有一条蛇还在外面游荡,不知道该去哪里。”晋文公出门的时候看到了这封信,就说:“这肯定是介子推写的。我现在正在为周王室的事情忧心忡忡,还没来得及考虑他的功劳。”于是派人去找介子推,结果没找到。后来又打听到他可能躲进了釂上的山里,于是文公就把绵上山中的一块地方封给了他,作为介子推的封地,还把这座山命名为介山,“用来纪念我犯下的过错,同时也表彰这位善人”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春满香夏 浪漫官途 洛公子 都市极乐后后宫 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 wtw1974 魔艳武林后宫传 和竹马睡了以后 艳海风波 人生得意时须纵欢 逍遥人生 绝色乡野 都市花语 天龙风流之替身段誉 娇艳异想 官妻 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 四神集团2·老婆,跟我回家 一念之私 我!隐世宗门掌教 
经典收藏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 抗战: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 军阀,签到发展,列强竟是我自己 重生于康熙末年 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 正德五十年 超级响马系统 任意门:开局点化秦始皇 我当皇帝那些年 大人,得加钱 唐朝工科生 夺鼎1617 李治你别怂 小军阀 镇国傻世子 大清: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 舌尖上的大宋 神品透视 兵法辑录 凤主江山,攻占腹黑王爷 
最近更新大唐:吾父赵王李元霸 大明: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 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 明圣宗朱标:不肖子孙改我庙号? 汉末乱云飞 武瞾之谜: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 大唐贞观小地主 无尽权谋 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 奇门故事汇 开局十选三,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 大明发明家:我成了科技大亨 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 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 沈家大小事 中医大师扁鹊 汉末浮沉书 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? 带着AI去穿越 三国之小曹贼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